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公民与社会发展科由“‘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和“互联相依的当代世界”3个主题组成。 公民科重视培养学生正面价值观、积极态度和国民身份认同,学生须学习国家发展历程、宪法、香港基本法和法治。

    • 概览
    • 发展历史
    • 历任首长
    • 现任领导
    • 学校政策
    • 学校事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

    香港教育局(英文:Education Bureau,简称EdB)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12个决策局之一,专责香港有关教育的政策,现任局长为蔡若莲。教育局负责制订、发展和检讨由学前至高等教育程度的教育政策、计划和法例;及监察教育计划,使能有效推行。 教育局亦负责监察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学生资助处、香港考试及评核局、香港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局及职业训练局所提供的服务。

    1865年,教育局前身教育司署成立并专责教育事务。

    1980年11月,跟据《麦健时报告书》,政府决定将教育司署分为隶属布政司署之政策科(“科”)及负责执行及落实政策的“署”,教育司署改组为教育科及教育署。

    1983年,政府把社会事务科(后更名为卫生福利科)辖下劳工事务拨归教育科管辖,并且把原由教育署负责之职业训练工作移交职业训练局管理。教育科除了有关教育事务以外,亦兼顾香港的人力培训及劳工事务,并接管劳工处。随着职能的扩大,教育科亦改名为教育统筹科(Education and Manpower Branch)。

    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更名为教育统筹局(Education and Manpower Bureau)。

    2002年7月1日,时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董建华推行主要官员问责制,并将各政策局重组为十一局。负责劳工事务的劳工处拨归经济局,并改名为经济发展及劳工局。

    2003年1月,由于香港特区政府财政赤字严重,政府需要精简人手,所以实行“局署合并”,把辖下的教育署及教育统筹局合并,成为新的教育统筹局,并发展成今日的规模。

    教育委员会主席施美夫会督(1852年─1864年) (1860年后实权掌握在理雅各博士手中)

    理雅各 (James Regge,1864年─1865年)

    教育司监督学院

    史钊域(Frederick Stewart,1865年6月24日─1878年3月6日) (兼任中央书院掌院)

    欧德理(Ernest John Eitel,1878年3月7日─1897年)

    布利云(Arthur Winbolt Brewin,1897年─1901年)

    蔡若莲:教育局局长。

    陈国卫:教育局局长政务助理。

    施俊辉:教育局局长政治助理。

    李美嫦:教育局常任秘书长。

    李忠善,:教育局副秘书长(一)。延续及高等教育科。

    杜洁丽:教育局副秘书长(二)。策划,基建及学位分配科。

    发放津贴

    2020年10月5日,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宣布,将向每所幼稚园及私立中小学日校(即走读学校),发放3万至8万港元不等的一次性津贴。预计有约1000所幼稚园和约180所私立中小学日校受惠,涉及额外开支约6750万港元。

    2021年7月31日香港教育局宣布,全面终止与“香港教育专业人员协会(教协)”的工作关系,不再视其为教育专业团体。

    香港教育局不能再视该会为教育专业团体,并宣布做出以下决定:

    1.不会与“教协”或其代表举行任何正式或非正式会议,也不会再就教育议题咨询其意见;

    2. 暂时不会处理该会转介的个案或提出的关注,有关人士可直接联络香港教育局、相关学校或团体等;

    3. 香港教育局会全面检视辖下的咨询组织及相关的教育团体,如有“教协”成员以该会代表身份出任委员或其他岗位,香港教育局会考虑终止其任期、不承认其委员或成员资格、拒绝其参与有关会议或为此进入香港教育局的办公大楼;

    4. 原则上,香港教育局不再承认“教协”为教师举办的培训课程,因此学校不应将教师在今天之后参加该会的课程,计算在每3年150小时的专业发展活动之内;如有特殊情况,学校认为可予承认,可与所属教育局高级学校发展主任商讨。

  2. 2021年4月1日,香港教育局向学校发出通函,公布高中中国语文、英国语文、数学、公民与社会发展四个核心科目的优化措施于2021至22学年在中四级推行。

  3. 任务:推行学校以外的公民教育,鼓励社区、团体举办有关公民教育的活动和展览,向他们提供指导及资助。 下设 4个工作小组:宣传小组、社区参与计划小组、公民教育会议筹备小组和目的及范畴探讨小组。

  4. 根据公民教育所涉及的深度和广度,把公民教育理解为三个方面:有关公民的教育:强调对国家历史、政体结构和政治生活过程的理解;通过公民的教育:通过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的活动来获得公民教育;为了公民的教育:在知识与理解、技能与态度、价值与取向

  5. 德育及国民教育科是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正在筹备的小一至中六的新必修科,旨在透过持续学习加深学生对 祖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认同及对国民身份的自豪感并以价值观和态度为导向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品德和国民质素从而丰富生命内涵确立个人于家庭 ...

  6. 公民教育委员会( 英语 :Committee on the Promotion of Civic Education,CPCE)是香港特区政府专责处理公民教育的公营机构,于 1986年 5月 成立。 职责. 播报. 编辑. 研究香港公民教育的目的、范畴和推行方法,并提出相关建议。 联系及帮助香港政府各个部门以及社区组织,提高香港市民对公民教育的认识和实践。 鼓励香港社会各阶层人士,积极推广公民意识,以及参与公民事务,及提供相关指引和协助。 历任主席. 播报. 编辑. 香灼玑 ( 2006年 —2006年8月) 彭敬慈 ( 2006年 8月—) 政府部门代表. 播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