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0月7日 · 專注於這些小市場,以廚房總數計算,Casey已經建立了美國第五大比薩連鎖。 由於這些廚房和該國經濟的逐步重新開放,Casey’s第一季業績創下了歷史新高,公司利息、稅項、折舊和攤銷前利潤(EBITDA)為近2.5億美元,而其市值僅為70億美元。

    • 麥當勞——行業龍頭
    • 星巴克——優質飲品和小吃
    • 百勝餐飲集團——贏家之選
    • Chipotle——休閒快餐先驅
    • 餐飲品牌國際——心繫每餐
    • 百勝中國控股——雄踞巨大的市場
    • 達美樂——領先外賣薄餅市場
    • Dunkin’ Brands——異軍突起的地區性企業
    • 雲狄斯——快餐店的對手
    • Shake Shack——萬眾矚目的增長潛力

    麥當勞並非在美國經營最多快餐店的企業(冠軍寶座屬於私人公司Subway),但以全球計,卻是目前的行業龍頭,在世界各地的大多數市場擁有超過36,000間分店。數十年來,公司一直是漢堡包界的長青樹,招牌的巨無霸漢堡最近更迎來了50週年紀念。 麥當勞佔全年快餐銷售總額約7%,不過公司的大部分盈利另有來源。對這間連鎖快餐店來說,特許經營模式下創業者支付的費用、專利費和租金才是真正的生錢機器。憑藉優質品牌和長盛不衰的銷量,麥當勞得以向店主收取高昂費用,讓溢利率跑贏大市。 在正常情況下,麥當勞的龐大業務會帶來巨大優勢,可惜近年消費者崇尚天然食品,公司規模過大反而使其難以適應劇變。雖然如此,為了迎合顧客追求更新鮮產品和更高質素的料理方法,麥當勞作出了調整,並在2019年中重拾凌厲升勢。作為高息股,麥當勞擁...

    麥當勞為美國人帶來更方便和高價值的飲食選擇,另一邊廂,星巴克則不斷改良優質咖啡體驗,成為世界級藍籌股。星巴克的成功方程式受到消費者歡迎,因此在1992年首次公開招股後的25年間,公司的股價上升超過150倍。今時今日,星巴克已開設了17,000多間分店,並以中國和美國作為兩大市場。近年,公司亦擴大了食品選擇,但飲品銷售仍然佔近四分之三的業務。 星巴克在優質咖啡細分市場的成果引來麥當勞、Dunkin’ Brands和眾多企業虎視眈眈。對抗這些競爭對手時,公司不時進退失據,原因是以往大熱的產品(例如節日商品和甜點飲品)都敵不過瞬息萬變的市場。幸好星巴克擅於迎合最新的流行口味,並透過開發新飲品和特色產品推動行業發展,故此應能保住市場地位,特別是擊退進入中國市場時的對手。

    百勝餐飲集團——大型快餐連鎖企業,合計在全球開設48,000間店鋪。公司的連鎖快餐店以肯德基(KFC)為首,在2018財年錄得超過260億美元的銷售額,其次是年收益分別達120億美元的必勝客(Pizza Hut)和不足110億美元的Taco Bell。 歷年來的投資者均受惠於百勝餐飲集團的多元化營運。各式各樣的業務有助公司維持整體銷售和提升盈利,所以,即使必勝客不敵達美樂等專門經營外賣的競爭對手,但在2018財年,肯德基和Taco Bell均錄得穩定增長,彌補了損失的薄餅業務。 百勝餐飲集團——有意採取更積極的行動進軍外賣市場,將必勝客品牌起死回生。在2020年初的管理層交接後,繼任的行政總裁希望利用必勝客的強大全球網絡提高客流量,同時擴大銷售版圖,藉此加快銷售增長。鑑於百勝餐飲集團控制著三...

    墨西哥捲餅專門店Chipotle因破格的快餐業務而聲名鵲起。這間公司以餐廳級數的材料和料理方法經營快餐業務,並採用流水線分工加快上菜速度,創下在午餐高峰期每小時招待超過200名客戶的記錄。此外,公司更利用這份優勢開設了2,400多間分店,當中大部分位於美國。 Chipotle在2015年爆發的食品安全問題是快餐行業重大投資風險的例子。當時多間Chipotle分店傳出顧客食物中毒,導致消費者紛紛拒絕光顧,之後公司需要花費數年時間、動用大量資金,並解僱多名高層才能穩住陣腳。但縱使如此,截至2019年中的溢利率仍然追不上2015年高峰期。幸運的是,投資者仍然對公司過去數年的穩定復甦感到滿意,並且深信在行業重心轉移至外賣餐飲時,公司能夠迅速增長。

    餐飲品牌國際擁有三間大型連鎖快餐企業,因此經常被人與競爭對手的百勝餐飲集團作比較。公司旗下的Popeyes餐廳在多個市場均採用與肯德基直接競爭的理念,而事實上,公司經營的數千間漢堡王(Burger King)亦與麥當勞互相搶奪市場佔有率。除此以外,公司擁有的Tim Hortons品牌是加國最大的冬甩和咖啡連鎖店,與星巴克也存在競爭關係。 公司的行政總裁Jose Cil和其團隊希望在未來數年鞏固Tim Hortons的美國市場。另一方面,最近漢堡王和Popeyes品牌取得成功,證明了公司有力在中國、西班牙和泰國等地擴展業務,並且顯著擴大目前由26,000間餐廳組成的網絡。要實現增長計劃,公司需要在口味各異的新市場妥善執行策略。餐飲品牌國際近來展現出完善快餐體驗的超卓能力,應能有助實現下一輪全球...

    百勝中國控股明顯是十大快餐股中最年輕的公司。事實上,百勝中國創立於2016年,是由大型企業百勝餐飲集團分拆中國控股部分而組成的獨立上市公司。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而百勝中國是當地最大的餐廳經營者,於國內擁有超過8,400間分店,包括肯德基、Taco Bell和必勝客等美國著名品牌,以及Little Sheep和East Dawning等多個地區性品牌。百勝中國品牌早於1987年進軍內地市場,擁有悠久歷史,所以千萬別因為公司近期才進行首次公開招股而誤會其經驗不足。 百勝中國的高層野心勃勃,打算在約十年內將店鋪數目增加超過一倍至20,000間。隨著中國國民收入和非必要消費持續上升,公司應能達成這個進取的目標,但縱使計劃可行,業務擴展速度將會取決於國內宏觀經濟增長趨勢,亦視乎公司能否壓制住將中...

    在2018年之前的十年,外賣薄餅專門店達美樂的增長幅度傲視大多數快餐企業。於該期間各年內,公司一邊提升市場佔有率,一邊迅速擴大店鋪數目,為股東帶來驚人回報之餘,2018年的全年銷售亦由14億美元急升至34億美元。 數以千計的快餐店(包括美食車和本地餐廳小館)都能供應與達美樂相似的產品,故此華爾街不時憂慮公司缺乏有力的競爭護城河。然而,達美樂結合營銷專長和技術創新,提供將食品迅速送達公園和沙灘等數千個非傳統地址的「熱點」送貨安排和其他服務,多年來持續拋離競爭對手。另外,公司更利用規模不大的店鋪網絡經營效率奇高的業務,藉著控制成本讓大部分店鋪在銷售基礎偏低時仍能賺取利潤。 達美樂要延續增長,必須擊敗麥當勞、星巴克和其他新冒起的競爭對手,保住外賣市場的領導地位。除此以外,公司高層亦希望能使外賣成為...

    Dunkin’ Brands在美國和多個主要國際市場透過Dunkin’和Baskin-Robbins品牌經營21,000間分店。截至2018年底,公司在美國擁有9,400間Dunkin’分店,長遠打算將店鋪數目提升近一倍。在2017年和2018年,公司各自開設了300間新店,足證其雄心壯志。 不過,Dunkin’在美國東北部的既有版圖外推廣品牌時遇上嚴重挑戰,那就是紮根已久的快餐店,特別是星巴克多年來佔據加州等主要市場,而Dunkin’於當地的知名度比不上在麻省總部。 作為應變措施,Dunkin’以全國競爭力較高的平台取代食品飲品餐牌,亦透過推出濃縮咖啡產品,從根本上將公司由快餐專門店轉型為優質咖啡飲品供應商。如果Dunkin’能開發出穩固的小眾咖啡市場和小吃業務,將有望慢慢擴大銷售基礎。

    擁有7,000間分店的雲狄斯是漢堡包細分行業第三大快餐連鎖店。雲狄斯銷售的一系列主力產品,包括「非急凍」漢堡包、Frosty雪糕、辣味漢堡包和雞堡、季節性和期間限定食品都與主要對手漢堡王和麥當勞類似。另外,公司亦同樣在便利的位置銷售平價食品,目前免下車業務貢獻公司近三分之二的銷售。 雲狄斯採用多種策略,例如改革餐單、積極宣傳企業價值和主動在社交媒體爭取曝光等,力求搶得較大型競爭對手的市場佔有率。有關措施不單能維持現有店鋪的銷售增長,更擴大了分店版圖,顯示行政總裁Todd Penegor和團隊已取得一定成功。不過,在發展成熟的快餐市場,公司仍然未能動搖麥當勞的地位。

    投資者留意Shake Shack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這間主打「優質漢堡包」的快餐界新貴銷售基礎偏小,因此擁有龐大的增長潛力。在2019年中,公司分店較上一年增加48%,僅達到74間。 Shake Shack的增長吸引,但投資者對幾個重要事項表示擔憂。第一是公司的現有店鋪增長不再,並在2018年和2017年大部分時間錄得客流量下滑,對於有意深入開發美國快餐市場的Shake Shack來說不算是好消息。 投資者的第二項憂慮,是公司在紐約市的傳統業務版圖以外發展分店時,盈利不斷下降。離開人煙稠密的大都市後,公司旗下店鋪的銷量急跌,可見隨著整體業務日趨成熟,溢利率很可能會萎縮。 要是Shake Shack能效法優質墨西哥捲餅店Chipotle,將高質素漢堡包推廣給更多客戶,將能為投資者帶來理想回報,...

  2. 2019年9月18日 · 該公司相信,多美樂舖在市場「氾濫」,將會是推廣品牌的商機,原因是消費者將會不斷受到多美樂品牌名稱的轟炸,且由於更多舖令送貨時間縮短,最終改善客戶體驗。

  3. 2021年2月22日 · 在整個COVID-19危機期間,兩家公司都在為關閉門而苦苦掙扎,但是百勝中國的股價在過去12個月上漲了約40%,而星巴克的股價上漲逾20%。 投資者顯然希望危機過後兩間連鎖都能恢復,但是哪隻股票才是更好的全方位投資?

  4. 2020年11月13日 · 雖然行業情況已很成熟,但是香港的環境,將令大型快餐往後仍能平穩增長,即是說,行業的汰弱留強,已能令快餐在此環境中,漸漸增加市場佔有率。

  5. 2019年6月25日 · 1.佈局搶佔高端市場方便麵. 在集團眼中,方便面能帶給客戶的價值不僅是「快捷方便」,高質素食物帶來的享受同樣重要。 隨著內地產產階級崛起及消費能力持續升級,再加上線上外賣業務帶來的挑戰,集團亦一改方便面業務的方針,逐步佈局高端、超高端市場。 集團將原本的高價麵、高端麵合併定義為「新高價」,並將10元以上的桶麵定義為「超高端」。 2018年第四季更推出近 20元的超高端麵「Express速達麵館」。 產品採用獨特生產工藝並突顯原汁大肉塊、 濃純高湯、鮮麵口感,還原高品質麵館好麵。 2.推檸檬茶飲品打大熱市場. 今年康師傅在飲品業務亦有所革新,踏進檸檬茶業務。 雖然近年檸檬茶市場大熱,中糧、盼盼、天喔、怡寶、東鵬特飲等品牌紛紛切入,令市場競爭劇烈不已。

  6. 2019年3月25日 · 現時這些公司很多已結業或撤出香港,而崇光是碩果僅存的老牌日資百貨公司。 SOGO 轉型成功 嚴格來說,崇光是「前」日資百貨公司,因為在2000年,日本崇光破產,華人置業的劉鑾雄及周大福的鄭裕彤共用35億港元,收購香港崇光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