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7月30日 · 自從警務處國家安全處本月初高調宣布懸紅通緝國安「八大寇」之後,便開始採取了一系列行動,包括接連訊問部分通緝犯的家人,相關行動一直在持續。 警方國安處的正當調查,當然逃不過一些好事之徒的造謠抹黑,硬生生將警方於法有據的調查行動,污衊為「威嚇逃犯及製造株連效果」,日前更有所謂「商界猛人」私下向媒體「放風」,質疑國安處高調的動作或惹來反效果。 毋庸置疑,這些都是戕害本港法治的歪理悖論! 到底該些提出「株連論」的人士,是不是「皇帝不急太監急」? 不是嗎? 我們看到國安「八大寇」之一的袁弓夷,至今依然相當「淡定」。

  2. 2020年6月23日 · 警察刑偵朋友告訴我一次親身經歷…… 那是一宗毒品交易案,目標人物已被盯上,只等候買家出現,就可以一網成擒。 從前這類案件,電影情節都有得拍,跟蹤、監視、竊聽,然後集齊人證物證拘捕。 然而,自從有了人權法、截取通訊及監察條例等等令執法者縛手縛腳的新例,偷拍私人地方、安裝偷聽器攝錄機、電話監聽等過去警察常用的查案手段,都不能再隨便使用。 沒有法官特別批准,警察跟蹤、勾線、偷拍都屬犯法行為,所取得的資料亦不能作為呈堂證供。 那回,刑警做足功夫,一早就向法庭申請了偷拍監視授權,毒販注定是甕中之鱉了。 在毒竇對面屋監視偷拍了幾個日夜,這天,終於有動靜了。

  3. 2023年8月17日 · 原來是劉慧卿想像中的監獄。 是這樣的,夏日炎炎,民主黨前主席劉慧卿就向懲教署提出應對監獄極度酷熱的三項建議。 包括加設冷氣系統、增加沖涼次數、公開囚室及活動室的溫度等等。 劉慧卿真是堅離地。 別人是去坐監接受懲罰,不是享受人生。 況且懲教署一直都有提升通風設施。 加裝同更換了2,300部風扇,換了新式閘門改善通風,室外運動場還有太陽傘給在囚人士乘涼,還想怎樣呢? 民主黨還自作聰明,將劉慧卿的建議做成海報當「政績」宣傳,不怪得網友都看不過去! 這幾位網民真是說中要點,監獄就是讓人反省改過自身的地方,既然知道坐監的人生不精彩,最開始就不要犯法了! 不過不要忘記,劉慧卿有一班「老友」正在獄中,包括黎智英、李卓人同胡志偉等等,作為太平紳士的劉慧卿,是真關心監獄囚犯,還是體恤自己「老友」呢?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1年10月15日 · 負責案件的港島總區重案組總督察謝子坤及警察公共關係科總警司郭嘉銓今早 (15日)在電台節目上,分享拘捕疑犯的經過。 謝子坤:「我們接報了這個兇殺案後,已經在現場已經做了大量的情報搜集,包括現場的閉路電視、現場市民的查問,確認了這個疑犯的身份及逃走路線,以及在現場找到了相關行兇的證物。 謝子坤續指警方動用了大量警力、不同的單位,全方位去調查,包括調查他的家庭背景資料,日常會去的地方及社交媒體的分析等,確定了其中南丫島,都是疑犯有機會匿藏的地點,並且已經在8號風球未落之前,提早有同事在兩個碼頭,即香港仔碼頭及中環碼頭埋伏窺視,同一時間調配我們的自己的刑偵人員,乘坐水警輪第一時間入去南丫島。

  6. 2020年10月29日 · 警方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罪科開展攝證計劃」,於警署的錄影會面室安裝實物投影支援系統以增強刑偵人員的數碼調查能力。 警隊最新一期《警聲》披露,警務人員可在錄影會面進行期間,使用實物投影支援系統,拍下流動電話裝置的 ...

  7. 2022年2月3日 · 今日3日是大年初三警務處處長蕭澤頤探訪執勤的抗疫同事及義工和刑偵人員蕭澤頤去到旺角和啓德個案追蹤辦公室探訪進行抗疫和個案追蹤的同事和退休義工又到西九龍總區總部為日夜兼程調查童樂居案的刑偵人員打氣

  8. 2023年9月10日 · 近日,本港法院針對一宗「探監師」案的判刑,正好看到這些所謂「探監師」的行為有多荒謬! 本案涉及4名被告,當中兩人因為「口岸爆炸品案」而需要還押,他們聲稱在2020年被警員襲擊,希望入稟向警務處索償。 由於非常接近提出民事訴訟的期限,他們於是向作為「探監師」的64歲首被告林明儀和33歲次被告顏學健求助,要求林顏二人協助處理這宗申索。 「探監師」竟為還押者冒簽. 到底這兩名還押人士,怎樣「偷雞」試圖減省申索程序? 就是找人冒簽。 其中一名還押人士向兩名「探監師」表明,要求找「外面的人」替他簽署,又教「探監師」如何假冒其簽名,包括妄稱「出面的人都知我個簽名係乜嘢樣架,咁簽翻咪得囉」、「是但潦一筆囉呢度,咁我認呢個簽名係我咪得囉」。

  1. 相關搜尋

    刑偵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