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匯豐強積金智選計劃 相關

    廣告
  2. 登記公司戶「高息儲蓄存款」,尊享高達港幣15,000元現金獎賞。 受條款及細則約束。本行為註冊主事中介人, 發行人:交通銀行信託有限公司(「交銀信託」)。

搜尋結果

  1. 2017年7月7日 · 匯豐香港退休金主管葉士奇表示預設投資策略DIS實施逾3個月以來匯豐有3.1萬個強積金戶口投資在此其中4000多個戶口是主動選擇其餘屬自動變更為DIS涉及的資產總值達9億元他認為退休時間有可能長達2030年強制性供款部分未必足夠支撐整個退休生活故建議打工仔可作出更多自動供款並定期檢視個人強積金投資組合。 對於取消強積金對沖的問題,他表明不評論有關機制,但強調強積金是退休生活一大支柱,冀機制不要設計得太複雜,令強積金投資者在執行上會較容易。 調查認為退休財政寬裕者大減 私樓夫婦月需3萬. 13:53 2017/07/07.

  2. 2022年10月24日 · 整合強積金賬戶固然重要,不過隨著投資市場環境的轉變不斷加快,想確保退休儲備不被通脹拋離,最直接做法自然是為儲備增值! 為此政府於2019年推出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鼓勵打工仔在原有的強制性供款外作額外供款並提供扣稅優惠推動大家為未來退休作更好準備。 目前,「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連同「合資格延期年金保費」(QDAP)的稅務扣除總額上限為每年60,000港元³,儲蓄投資之餘兼可扣稅,對打工仔來說絕對是一舉兩得。 現時,坊間有不少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計劃可供打工仔選擇。 大家選擇時除需留意可供揀選的基金是否切合個人需要外,也要留意計劃的基金轉換以至供款安排是否靈活方便。

  3. 2019年2月14日 · 強積金. 金融發展局今日 (14日)發表題為強制性公積金制度的未來路向報告提出5項建議以完善香港的強積金制度。 5項建議包括設立和推行「積金易」、鼓勵強積金受託人或保薦人提供更全面投資意見及理財教育、改善.

  4. 2016年11月9日 · 積金局受託人監理主管李啟宏表示本港上班族轉工頻密每人平均擁有2個強積金帳戶目前最誇張的是1名上班族同時擁有逾30個強積金帳戶他指出由於不少供款帳戶在離職後沒有主動處理已有270萬個帳戶自動變成個人帳戶鄭指如有新強積金投入這些舊帳戶」,由於帳戶持有人未曾為新錢作出投資指示新錢便會以策略方式投資。 然而,因轉職而停用的舊帳戶,緣何會有新錢? 鄭解釋,當上班族將數個個人戶口整合至一個個人戶口,而該戶口未有對將來供款作出投資指示,就會出現上述情況。 部分採納強積金半自由行計劃的上班族亦可能會受影響。 如上班族將多個個人戶口整合至供款戶口,就可避免受「策略」影響。 此外,另有30萬個帳戶或因投資指示含糊而受新計劃影響。

  5. 2016年8月31日 · 強積金料明年上半年推出俗稱核心基金的預設投資策略積金局表示目前全港900萬個強積金帳戶當中約12%即105萬個沒有作出投資指示涉及資產金額約180億元佔強積金總資產3%。 積金局機構事情總監及執行董事鄭恩賜表示,這類帳戶平均每個戶口擁有約1.7萬元資產,亦有個別戶口資產逾1,000萬元,他估計可能是計劃成員將職業退休計劃轉移至強積金戶口所致。 明年上半年條例生效後,未有作出投資指示帳戶持有人會收到受託人郵寄通知,是否作出投資指示,若42日內未有回覆,其帳戶資產將被轉移至預設投資策略。

  6. 2022年5月29日 · 社會. 發布時間: 2022/05/29 10:44. 最後更新: 2022/05/29 10:50. 分享: 熱門 DSE 逆天奇案2 超市大搜查 癌症殺手 MIRROR 新手爸媽 名校專區 高才通 到校服務 會員有獎. 積金局稱自僱人士近年對強積金意識持續提升。 (資料圖片) 受到疫情影響,各行各業面對不同挑戰,政府過去兩年推出不同紓困措施,協助打工仔、自僱人士及企業共渡時艱。 針對第五波疫情,政府於 3月時推出「臨時失業支援」計劃,並於5月推出新一輪的「保就業」計劃,分別收到約47萬及30萬份申請,當中包括不少自僱人士。 積金局主席劉麥嘉軒今日(29日)發表網誌,指留意到自僱人士對強積金的意識近年亦有所提升。

  7. 2021年7月18日 · 積金局主席劉麥嘉軒今日18日發表網誌引述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最新發表的2021年退休金報告Pension Funds in Figures》,指香港強積金制度去年錄得12.4%已扣除通脹的實質投資回報在48個受調查的經濟體中排名第一成績令人鼓舞劉麥嘉軒提到強積金制度的設計是透過在職人士和僱主定期供款配合平均成本法及複息效應達到累積退休儲備的效果。 根據世界銀行制定的評估框架中的五大範疇,強積金制度在覆蓋率、可持續程度、安全程度均表現理想。 她在網誌中提到一個有關香港中等收入僱員對退休生活的調查,其中有受訪者稱擔心退休準備不足。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