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4月19日 · 口罩實名制將升級3.0,規劃4月22日起民眾可持健保卡,到四大超商的1萬多家門市預購口罩,事後可至原超商取貨。 全案待明天行政院長蘇貞昌拍板後正式定案。

  2. 2020年3月9日 · 行政院今天決定口罩實名制2.0將採網路預購、超商取貨模式。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召開記者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開放網路購買有助於平常較沒時間排隊的上班族,取貨地點除了超商外,其他地點也會考慮,至於民眾購買口罩的物流費用,規劃自行負擔。 陳時中表示,口罩實名制2.0開放網路購買,希望能夠讓不容易排隊的人,能有機會更方便買到口罩,大家也不用再那麼辛苦排隊,現行口罩實名制讓藥局人員承受很大壓力,因此實名制2.0希望以不增加藥局人員壓力為方向。 醫療整備官羅一鈞指出,目前醫用口罩產能持續提升,本週預估每天920萬片,下週可達每天1000萬片;現在社會對口罩需求依然存在,才研議新的通路讓民眾更容易買到,也保留足夠的量給醫療院所,而特教學生因為相對較弱勢,將由教育部直接撥口罩給特教學校。

  3. 2022年4月27日 · 00:00. 分享. 家用快篩試劑實名制4月28日上路,民眾可持健保卡購買;另5月1日起欲購買口罩實名制的民眾請至145家藥局購買。 家用快篩試劑實名制4月28日上路。 (圖/指揮中心提供) COVID-19國內疫情急速上升,民眾對於家用快篩試劑的需求增加,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 (27)日宣布家用快篩試劑販售實名制自今 (2022)年4月28日上路,希望讓更多有需要的民眾買得到平價的實名制家用快篩試劑,平抑市售家用快篩試劑售價,以利控制疫情,並維護民眾健康之權益。 喝的時光機 「小姐好漾」搖搖青春飲 膠原蛋白外泌體賽洛美冰晶蕃茄 SBK美麗三部曲 STOP BACK KEEP你的青春. 指揮中心表示,家用快篩試劑實名制實施重點如下: 家用快篩依循口罩實名制1.0於藥局通路販售模式。

  4. 2020年3月2日 · 日前有醫療人員發現,近期購買的口罩對比之前買的「感覺變薄」,兩疊放在一起明顯有高度落差,且薄口罩價格更高。 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解釋,「醫療口罩有2種」,即使厚度不同,同樣都能達到防疫效果,也有熱心的網友製作淺顯易懂的 ...

    • 政府「徵收」口罩
    • 台灣的口罩文化
    • 誰在漲價?
    • 買機器、增產線
    • 生產過剩的疑慮

    「接到經濟部的電話說要徵收工廠時,我還以為是詐騙集團呢!」製作醫療用耗材、位於台灣嘉義的昭惠公司董事長黃惠豐對BBC中文表示,得知政府要徵收口罩時,還以為是詐騙,所以趕緊問有沒有公文,隔天政府官員就拿著公文來了。 新冠狀肺炎疫情爆發時,台灣經濟部1月24日宣佈暫停口罩出口,優先供應台灣內部的需求,約一周後,1月31宣佈徵用所有口罩工廠,統一管理口罩的分配及產量,當時每片口罩賣台幣6元(人民幣1.3元)、每人限購3片,引發搶購潮。 2月6日開始,購買口罩必須憑證件,實行實名制購買。口罩價錢降至一片新台幣5元(人民幣1.1元)且僅限在藥局販售,逐漸降低民怨。 1. 台灣口罩禁令引發的一場兩岸論戰 2. 肺炎疫情:40萬大陸工作台灣人返工的猶豫與掙扎 得知政府徵收口罩,黃惠豐鬆了一口氣,因為徵收口...

    從事口罩相關產業約30年的黃惠豐表示,台灣需求最大的口罩是以保暖為主的棉制口罩,通常在冬天時需求量較多,騎機車面對空氣污染也會使用,至於工業用口罩則是作業員為防塵使用。 回朔台灣的口罩史,能發現日治時期台灣人就已建立基礎醫療知識。像是1920年代台灣流行性腦膜炎,當時的公衛宣傳單中,警示「因為台南地區正在流行,請注意」。顯示當時使用口罩已是重要的防疫觀念。當時的報章媒體,也曾出現多篇有關配戴口罩的投書、報導,甚至還有漫畫。 2003年爆發SARS疫情時,台灣人一度搶買口罩,醫療口罩在這時候需求量才開始大增。這一次面對新冠病毒,台灣再次出現恐慌式搶購。 業者預估,過去同一時段每天台灣約有200萬至300萬人會戴口罩,現在每天則至少超過1000萬人,是平時的3倍多。

    台灣政府徵收口罩並控制口罩價格,但仍有人在網路上以兩倍價錢販售口罩,黃惠豐認為漲價的應該是中下游廠商。 他解釋,一次性醫療口罩的主要原料為三層不織布,包括最外層的防潑水層、中間過濾病毒的的熔噴不織布及吸汗水的最內層。「因為台灣中小企業龐大,生產這些不織布的工廠多,貨源充足,他們也沒有在疫情期間漲價,因此他推估漲價的應該是中下游。」 台灣「熔噴技術不織布」的最大供應商是位於桃園的敏成股份有限公司,從1月30日開工後就24小時不停機,平均每日製造5噸不織布濾材,可提供醫用口罩工廠每日產出500萬片口罩,並稱婉拒外國口罩廠包產線。 台灣政府強調,相關口罩材料台灣都有生產,至6月應供應無虞。 不過,中國大陸方面情況則有所不同,口罩漲價的原因是製作口罩的成本增加,因此廠商其實不賺錢。據當地媒體報道,隨...

    台灣當局斥資1.8億台幣採購60台製造口罩的機器,結合產業界陸續派出上百位專業人力,到工廠協助。經濟部預估,60多條新加開的生產線加上既有產能,台灣的口罩日產量可望超過1000萬片,這一目標一旦實現,台灣將躍升為全球第2大口罩產地,僅次於中國。 位於嘉義的口罩工廠的作業員忙碌不已,不斷地將機台上的口罩放到盒子內排好、裝箱。目前擁有一條生產線以及三個機台的昭惠公司,派出三個作業員,一天輪兩個班次、共16個小時不斷作業,確保產量充足。 黃惠豐並說:「已經緊急招聘作業員,趕快訓練可以上工。」並稱,政府將提供一個機台,還有派出軍人和人力協助,過去一個月能生產100萬個口罩,增加一條生產線後未來一個月能生產300萬個。 台灣政府與廠商約定,每台機器至少須生產500萬片口罩給政府,120萬片是無償提供,...

    因為新冠疫情,過去乏人問津的口罩產業一夕爆紅,需求量大增,但若疫情未來緩和,如此龐大的產量和新增的口罩機器又該何去何從? 從事醫療耗材約30多年的黃惠豐回憶,2003年SARS爆發時,台灣許多口罩工廠大力增加產線,後來疫情突然緩和,導致一堆口罩工廠產能過剩,產品賣不出去,最終倒閉,並說:「口罩廠商應該都有吸取當年SARS的經驗了!」 黃惠豐解釋,這次的口罩工廠,若單純只做內需,疫情緩和可能會受到影響收入。但若有外銷就可以繼續生產。 他強調:「增加的機器是由政府贈送,若疫情緩和,頂多就是不生產,不會因此虧損。」 口罩生產商似成為這波疫情的「受惠者」,但黃惠豐仍希望疫情趕快減緩,他透露,醫療用紗布的原物料都在中國大陸,若產業停擺對全球影響會非常大,「無法想像」。

  5. 其他人也問了

  6. 2023年4月17日 · 隨著國內疫情趨緩,指揮中心也逐步放寬配戴口罩的規定,17日起實施最新一輪的口罩鬆綁政策,大眾運輸交通工具不再強制要求配戴口罩,是否要配戴由民眾自主決定。

  7. 2020年1月30日 ·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掀全台灣起口罩搶購潮,28日甚至有台北的民眾趁夜南下,凌晨3點到彰化田中口罩工廠排隊,深怕買不到,政府也下令醫療外科口罩、N95口罩暫停出口1個月,為供應國內防疫需求。 然而現在有網友發問,到底口罩戴多久就該換一次呢? 對此有專業醫師給出驚人答案! ★ 【東森新聞line】一手掌握全世界. 口罩戴多久要換? 專業醫師抖驚人真相! 圖/PTT. 一名網友在PTT上發問:「認真問,口罩是不是戴一天就該丟了」,表示如果有出門的話,口罩戴了一整天內外都髒了,那豈不就每天都要換新的一片,「這樣沒先囤貨會不會幾天後沒口罩戴啊? 還是說現在情況不嚴重,健康的人不用戴?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