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1月18日 · 消委會測試各款潤手霜比較各自的保濕及減少皮膚水分流失的效能每款潤手霜由約20位女士試用兩星期再用儀器評估皮膚水分含量有否明顯改善及水分流失的速度是否減慢

  2. 2019年7月17日 · 35款洗手液樣本中,其中13款含有「甲基異噻唑啉酮」(methylisothiazolinone, 簡稱MIT)及「甲基氯異噻唑啉酮」(methylchloroisothiazolinone,簡稱 CMIT),可令部分人士產生皮膚敏感

  3. 2018年9月18日 · 護膚品裡或含有香料或可致敏香料兩者均被視為有機會引起皮膚敏感的成分有29款產品標示含可致敏香科成分其中6款產品標示見表2含可致敏香料BMHCA),歐盟消費者安全科學委員會確認BMHCA有機會引致皮膚過敏認為BMHCA出現在沖洗式護膚品並不安全。 9款產品含酒精或刺激眼睛. 另外,樣本中有9款產品含酒精(見表3),當中3款「Neo Strata」、「Faith in Face」及「The Body Shop」的酒精成分更位列成分表的首2或3位,反映含量較高。 消委會指,使用含酒精產品時,要加倍留意避開眼部位置,否則當酒精成分揮發時釋出的氣霧可能會刺激眼睛,而且皮膚長時間接觸高濃度酒精,或者頻密使用,有機會令皮膚變得乾燥。 過度 去角質 削保濕能力. 消費者應怎樣選擇合適的產品?

  4. 2018年11月15日 · 消委會測試項目包括潔面產品的化學成分及微生物測試,結果顯示,當中42款潔面產品的總評獲最高的5分,包括售價最高的SK-ll「Facial Treatment Gentle Cleanser」($410)和最低($20)的名創優品「Rice Cleansing Foam」。 當然同獲5分的平價潔面產品還包括Scentio的Whitening Facial Foam或樂絲的馬油保濕潔面膏。 (詳見表1) 洗面產品 含MIT 令人痕癢有紅疹. 在化學成分測試方面,5款潔面產品檢出含有可致敏的防腐劑MIT(見表2),其中兩款同時含有 CMIT(甲基氯異噻唑啉酮)。 因MIT及CMIT易引致皮膚過敏,令人出現痕癢及紅疹,故濕疹患者應避免選用含有此類防腐劑的產品。

  5. 2018年12月12日 · MoneySmart即為大家詳細解說。 Botox注射 激光去斑均屬醫學美容. 目前,醫學美容的療程有4項最為普遍,包括為激光去斑、肉毒桿菌素注射(Botox)、聚左乳酸注射(Sculptra)及超聲波緊膚(Ultherapy)。 經小編致電查詢不同皮膚醫療中心後,從上表可見,價錢均由HK$3,000起,但上述的價錢僅供參考,如大家有意進行上述療程,小編還是建議各位讀者,先諮詢各自的皮膚科醫生,找出適合的療程及進行療程的次數。 例如大家想瘦面或去除動態紋,欲進行肉毒桿菌素注射(Botox),這按醫生處方的劑量計算收費,Botox以100單位為一瓶,HK$4,000打一支針約使用32單位,如需更多劑量的話,診所或按每單位額外收費。

  6. 2019年4月29日 · 真皮梳化 是不少人在裝修家居後,均會選擇放於客廳,但長時間用後,難免會有甩皮情況出現。. 遇到此情況,應如何處理呢, 裝修佬 立即話你知。. 真皮梳化甩皮原因是保養不當遇到這種情況出現大家可先用皮革專用清潔劑將梳化清洗乾淨待其自然乾 ...

  7. 2020年10月15日 · Robert Cheng 2020年10月15日. 日常防曬產品SPF值及效果,實際與標示表現參差。 愛美的女士,會選用防曬霜及防曬乳液,保持美白,減少紫外線引致皮膚老化、色斑、雀斑、黑斑等問題。 不過,消委會測試了30款防曬產品,發現當中8成SPF及UVA防曬效果不及標示數值。 而根據測試結果,發現HK$100以下的產品,防曬效能比超過HK$500的產品優勝。 消委會日常防曬產品測試. 消委會在2020年1月至3月從市面上搜集了30款適合日常面部使用的防曬乳液產品,當中有14款標示為SPF30至50,16款標示為SPF50+。 當中11款聲稱具有防水功能。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