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吳靄儀求情 相關

    廣告
  2. 經驗豐富的律師提供全面法律意見; 到訪警署會見羈留人士和保釋法律服務

    • 中國法律

      中國直接投資的法律咨詢服務

      中國委托公証人能為客戶公証

    • 企業法律服務

      成立企業機構

      合資及合營企業

搜尋結果

  1. 2021年4月16日 · 吳靄儀親自求情,改篇已故英國律政大臣湯瑪麼亞遺言,表示「我是法律的忠臣,但更首要是人民的忠僕。 法律應為人民服務,而非人民服務法律。 報料

  2. 2021年4月19日 · 編按:前年的 8.18 維園集會案今日(16 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求情和判刑。 被告之一的吳靄儀早上表示,解除代表律師職務,在庭上親自求情回顧自己從政以及大律師行業生涯。 吳靄儀最後借用及稍為修改英國著名法官的名句,指自己是法律的僕人,但人民行先於法律,因為法律必須為人民服務,而非相反。 (I stand the law' s good servant, but the people' s first. For the law must serve the people, not the people the law.)。 吳靄儀完成陳詞之後,庭內一片掌聲。 文末另附有陳詞中文版,由記者所翻譯,以英文版本為準。 以下是吳靄儀英文陳詞全文,陳詞重點另見報道。

    • 吳靄儀稱基本人權被侵犯要發聲 與民同行
    • 曾寫專欄專評金庸武俠小說人物 成書獲金庸寫序
    • 何秀蘭為工黨創辦人之一 關注同性權益

    吳靄儀在庭上表示,認為當基本權利受侵犯時應該要發聲。她續指,市民依賴法律保護他們,當法庭利用法律剝奪基本人權,法庭的獨立性、市民的信心及法治便會受到動搖,直言法治不單關乎法律,亦關乎政府管治。 她直言,集會自由及言論自由對港人彌足珍貴,亦是保障民主社會的活門,她認為自己單單在立法會受特權保障下說出漂亮言論並不足夠,當市民決定集體表達對政府的憤怒,要求政府回應訴求時,她必定要與市民同行,不然她的承諾只會流於空談。她又指,本案的遊行人數達170萬人,每個參與者都在雨中耐心等待出發,集會和平有秩序、非暴力,連特首林鄭月娥亦認同遊行和平進行。 她在陳情最後借用曾任英國大法官、獲天主教會封為聖人的Thomas More之遺言,並稍作修改:「I stand the law’s good servant ...

    吳靄儀80年代末在《明報》點評金庸武俠小說的專欄分別為《金庸小說的女人》和《金庸小說的男人》,一共229篇,這些專欄後來結集成書,更獲金庸親自寫序。她指,「金庸的人物塑造,公認一流,但我覺得金庸不懂得寫女人。可能他過於從大男人的眼光去看女人,即使情深意懇地憐香惜玉,在了解方面也是隔了一層」金庸亦有回應「不懂得寫女人」的批評,指他與吳靄儀兩人性別不同,年紀亦有差距,故看法有所不同。同時,金庸稱讚吳靄儀「以女子而剖析書中女子的性格與心理,別有男人所體會不到的細緻處。」 於1988年獲取香港大律師執業資格,1995年參選立法局功能界別法律界議席,連任五屆至2012年卸任,之後多活躍於藝文界,但亦繼續關注、參與時局。

    戴啟思今早為何秀蘭及同屬工黨的李卓人求情,她指二人多年來透過不同崗位服務香港,何秀蘭作為工黨其中一名創辦人,致力維護同性權益,亦曾是立法會議員。戴啟思又稱,本案遊行和平有秩序,雖然交通受阻,但只是因為參與人數眾多,希望法庭判處非拘禁式刑罰。 何秀蘭在90年代從政,1991年於立法局選舉成為劉慧卿的助選團成員,1993年,與其他民主派人士組成壓力團體蟻聯,1995年任吳靄儀的議員助理,1996年,與劉慧卿等人成立作為民主黨前身的前綫,更擔任了首任召集人。她在回歸後數次擔任立法會議員,2011年聯同張超雄、李卓人、鄭司律等人成立工黨。

  3. 2024年4月30日 · 8.18事件當中貴為大律師的吳靄儀最令人看不過眼,高舉法律的神聖不可侵犯,以正義之名行惡,開設612基金間接鼓勵香港暴力事件蔓延,今日竟然 ...

    • 17 分鐘
    • 19.7K
    • 芒向編輯部
  4. 2021年4月16日 · 9名被告為: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73歲)、職工盟秘書長李卓人(64歲)、公民黨大律師吳靄儀(73歲)、社民連副主席梁國雄(64歲)、工黨何秀蘭(66歲)、民主黨何俊仁(69歲)、街工區議員梁耀忠(66歲)、民主黨資深大律師李柱銘(82歲)和前立法會議員區諾軒(33歲)。 9人同被控「組織未經批准集結」及「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 區諾軒承認組織及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梁耀忠承認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組織未經批准集結罪則存檔法庭,不予起訴。 李卓人登上法院扶手電梯前,一名婆婆上前以微弱聲線向李打氣:「要頂住呀! 」李卓人與婆婆相擁,向其答謝,並稱會努力堅持下去。 何俊仁:對判刑非常驚訝 和平集會應受尊重. 何俊仁表示,對判刑非常驚訝及失望,強調和平理性的集會應受到尊重。

  5. 其他人也問了

  6. 2021年4月16日 · 吳靄儀今親自陳詞,回顧一生從事法律與政治的經歷和反思,表明捍衛法治不僅在法庭或立法會,更是在街頭和社區,當有人迫不得已向政府表達訴求,「我會與他們站在一起,及為他們站起來」。 她讚嘆港人遊行的和平有序,表明「我們不應離棄他們,反而應與他們肩並肩地走在一起,以確保集會和平進行」。 吳最後引用並改寫Sir Thomas More的名言:「我是法律的良僕,但首先是人民的良僕。 因為法律要為人民服務,而非人民為法律服務。 (I stand the law’s good servant but the people’s first. For the law must serve the people, not the people the law. )」 吳自介生平:修習哲學 後而法律.

  7. 2021年4月16日 · 最廣受關注的陳情,是資深法律界人士、前立法會議員吳靄儀的求情,她解除了其代表律師職務,選擇親自陳詞。 她分享了個人從修讀法律、在《明報》工作、到投身法律界和政界,強調自己深明自由的重要性。 她說,自己多年來,一直盡力守護法治,當人民權利被侵犯,就要強硬回應,「當法庭應用一條奪去人民權利的法例,即使錯在條文、而非法官,也會動搖司法獨立和法治基石。 Reu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