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3月9日 · 這句話的原意是指消滅潛藏在深山裡的強盜比較容易,而改變人心裡有害的思想觀念比較難。 引申意指心外的敵人容易對付,而心內敵人不容易降服。 所謂「心中賊」是指鬥爭心、嫉妒心、驕傲心、自卑心等七情六欲中自私的一面。 成大事者,首先要突破自己的「心魔」。 在保險業也同樣如此,一個團隊長要帶領團隊獲得好成績除了要突破技術,更要突破自己的內心。 經宋明華多年觀察,現在保險業有3種類型的團隊長: 然而人心的修煉是一場孤獨的持久戰,沒有人可以幫忙,更沒有人可以替代。 這個過程就如蛇蛻皮一般,非常煎熬。 對此,宋明華表示,熟能生巧,任何行銷技能都可以依靠不斷練習而有成就;「心」的成長卻是一場真正的個人修煉,只有逼迫自己成長才能突破。 因此,在做團隊的十年餘中,宋明華也在逼迫自己不斷成長。

  2. 2020年8月1日 · 2023. 0. 土壤決定果實,在壽險團隊的經營中,團隊文化是團隊的核心價值觀,是凝聚團隊向心力的關鍵。 團隊文化對於一個團隊的發展有多重要? 團隊文化又能如何影響每一位團隊夥伴的思維? 有句話說: 小團隊靠情感、中團隊靠制度、大團隊靠文化。 當團隊的夥伴人數眾多,每一位團隊夥伴就需要共同建立同樣的價值觀,團隊才會有前進的推動力。 來自台灣人壽的高菱蓮,她將自己的團隊取名為「樂高」,和市面上銷售的積木玩具樂高同名,樂高源自拉丁文的LEGO,原義是「一起拚」,而它的精神是藉由每一個小分子,共同創造出無限的可能,這就意味著,團隊的動能絕非來自於一個人,而是一群人。 「如同我們樂高團隊,每一個都是獨立且優秀的個體,因為有共同的目標而成立;同時組成的樂高團隊,也蘊含著無限大的可能!

  3. 2024年1月1日 · 我認為保險公司將來開發的商品方向,以及在市場上主要銷售的商品會有5大走向:1.高CSM(合約服務邊際)、2.低資本耗損、3.保證少、現金流短、4.資產負債易匹配、5.非投資成分(投資成分少、儲蓄比重低)。 保險公司販賣愈多高CSM的商品對於未來財報上的獲利表現愈有幫助,不過這樣高獲利的商品,往往銷售的難度也會更高;未來ICS 2.0上路後,嚴格的資本要求會增加保險公司的資本負擔,低資本耗費的產品,如短期低保證、投資型保單等,能降低資本負擔;資產負債易匹配的商品則有助於提列資本及避免財務波動,如外幣保單;而由於將來保險公司透過保單收取大量的現金,作為儲蓄使用而非風險移轉,對於收入及績效不會帶來幫助,因此會聚焦在開發非投資成分(投資成分少、儲蓄比重低)的保單。

  4. 2019年6月1日 · 世界華人保險500強團隊CIA500執行委員會主席、保險行銷集團保險資訊研究發展中心IRDC院長陳嘉虎,在其著作《保險心經》一書當中提到:「心,是一切的源頭。 保險業為了培訓業務人員有許多的課程、研討會、峰會等,數都數不清,但都偏向於「道、法、術」(道理、方法、技術),卻少了「心」(心態與心境)的塑造。 沒有將心安正的結果,保險業務人員做再多都容易流於表面、客戶的保障只是成績單的數字,就像是「練拳不練功、到頭兩頭空」的道理,正如陳嘉虎書中所提到:「若一個人從事的工作,是特別需要以人為本的壽險業,若那顆心沒有安置好,任何成功都可能只是曇花一現。 讓保險新務實世代認同職場,也認同保險.

  5. 2019年8月1日 · 「不出海,怎麼到達彼岸? 」為了領航,潘以諾選擇走向世界,參與國際盛事,因為他明白,要走出去,眼界才能提高。 而像IDA與CIA500這樣的盛會有頂尖的講師,透過學習別人的長處,潘以諾得以精進自己的團隊;而時代變化快速,他也深知不走在時代的尖端、不懂未來趨勢,團隊勢必會萎縮。 因此參與國際會議,是為了讓自己成為高瞻遠矚的團隊長,而避免閉門造車。 提到CIA500,潘以諾認為,它不僅是一項殊榮,更是代表華人保險市場500個頂尖保險團隊的那一位卓越領袖,CIA500獲獎標準除了人力規模外,更提倡保單件數繼續率和績優人力占比的要求,榮譽感格外不同。

  6. 2023年8月1日 · 我曾經在臺灣出版過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的一本書《數位神經系統》(THE SPEED OF THOUGHT:Using a Digital Nervous System),那是一個痛苦的經驗,到現在我回想起來仍心有餘悸。 這本書是比爾.蓋茲親筆寫作,在談判版權時,我從幾萬美元開始出價,這已是我當時未曾歷經過的經驗。 但是微軟的人告訴我,他們公司的財務報表是以百萬美元為單位,因此幾萬美元這種數字在財報上會被省略,因此希望我們提出一個在財務報表上能被顯示的數字,那就是50萬美元,在報表上會用0.5來呈現。 聽了這話,我幾乎昏倒,我怎麼可能出到50萬美元的預付版稅? 在只有2,000多萬人口的臺灣市場上,這幾乎是我完全沒有把握的生意。

  7. 2021年7月1日 · 完全是可以的! 投資增加風險,保險減少風險,兩者合一,其實能夠為客戶帶來最優化的資產組合,將投資報酬率最大化,同時也是為了立足於不敗之地。 投資帶來資產的增值,而保險則是提供止損,在最大而不受控制的風險面前給予保護。 好比是跳傘。 跳傘的人想要享受重力加速度帶來的刺激,卻不想承受墜落到地面的風險,所以當他們一躍而下的同時,會背上緩速的降落傘。 而沒有保險的投資組合,就像跳傘的時候沒有背上降落傘,只能在沒有緩速之下憑藉自己的雙腳落地。 對於追求投資成長而言,承擔一點風險的冒險行為,是好的、也是重要的元素,但不是所有風險都值得承擔,若要規避不喜歡的風險時,就需要保險來為你轉嫁風險。 保險為你轉嫁最大的風險來源──自己.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