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1月1日 · 「歡迎收聽老頑童樂齡生活,我是你的好朋友劉孟德,一位充滿傻勁活力的老頑童。 」背景配樂響起後,主題在劉孟德健朗有力的敘說下展開。 今年,學習脫口秀之餘,劉孟德也接觸了時下流行的新媒體「Podcast」,採訪時他高興的分享自己下禮拜還要搭高鐵往返臺中採訪3位受訪者,廣播主題更觸及了學習、旅遊、飲食、志願服務、高齡化等議題。

  2. 2022年9月1日 · 呂小姐. 年齡:29歲. 居住地點:新北市. 行業:行政文書. 呂小姐剛出生時,外公就送了她一份壽險保單做為禮物,不過因為實在是太久之前的事,呂小姐只看過一次保單,具體額度已經不記得了,只記得應該是張還本型的壽險。 後來在國小到國中左右,父母又為她規劃了醫療險,當時那間保險公司正在進行保費優惠活動,因此呂家4口一起規劃了一樣的保單。 同樣是因為時間過去太久而印象不清,但在採訪結束後,呂小姐回憶起她那張保費的年繳保費達7萬元,因此保額應該不低。 也正是因為有這張醫療險的保障,呂小姐並不急迫於規劃保險,再加上每月預算被學貸占去5,000元,需要再過3年繳完學貸後,才能酌情將這部分的預算用到保險上面。

  3. 2019年9月1日 · 因應國際會計準則第十七號公報(IFRS 17)將上路,金管會開始不斷整頓國內的金融保險市場,而今年最大的話題非「保單將回歸保障本質」莫屬。 今年金管會將限制類定存保單的消息一出後,各大媒體又以「高儲蓄保單將絕跡」、「高儲蓄壽險停售掀搶購潮」等標題撰文,讓儲蓄型保險詢問度大增。 事實上,這不是金管會第一次喊出要「對付」高額儲蓄險,也不是第一次喊出要讓壽險回歸保險本質,近年來金管會皆針對高儲蓄的保單祭出限制,而此次調整跟過往有什麼不一樣? 將會為市場帶來什麼改變? 提高死亡給付,提升保障在壽險的比例. 對此,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張士傑認為,這次與過往最大的不同是,主管機關將新訂「傳統型人壽保險之門檻比率」,同時提高原有的「投資型門檻比率」,目的就是要增加保單中保障的比例。

  4. 2018年6月1日 · 成功團隊 成就首批雙百IDA,香港保誠保險卓越行政總區團隊的成功祕訣 文 盧美靜 照片 本刊照片、受訪者提供 IDA並非一個挑戰,而是一個邁向卓越的機會,成為IDA百人團隊是香港保誠保險卓越行政總區團隊的基本要求,將IDA的主題融合在團隊發展策略上,引導團隊朝著正確清晰的方向前進,讓團隊 ...

  5. 安聯人壽在臺灣以投資型保單為銷售主力,但是亦有完善的傳統類型保障,更能在投資型壽險主約之下附加醫療附約及豁免,讓保障更完善,得益於此,陳家柔在入職之初就做好了充足的保障。 醫生確診後,陳家柔立刻遞送理賠申請書,理賠通過之後數百萬元的保險金,讓陳家柔原本徬徨不定的心情安定下來,接受較好的治療,期間經歷了8次化療與30次放射性電療,全由保險理賠金支付。 陳家柔說,當她從醫生口中聽到自己罹患乳癌的消息,那份衝擊真是難以言喻及接受,也讓她深刻體會到什麼叫「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情是故事,但是發生在自己身上就成了事故」。 當理賠金通過審核發到手中時,她也深切感受到當客戶拿到保險金時,不但得以從經濟壓力下脫身,又感受到保險雪中送炭的情意,會是多麼令人安心與感激。

  6. 2019年7月1日 · 這其實攸關他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決定。 當這群九 後年輕客戶對業務人員說「我沒有錢買保險」, 業務人員除了轉身離開,是否有更好的解決之道? 新世代年輕人在承擔責任前沒有承擔風險的能力, 業務人員更應該積極開拓年輕市場, 用專業的保險規劃,許諾年輕人一個希望的未來! 掌握300萬人的保險市場,瞭解九 後保險意識. 詹禕齡:年輕人需要保險,因為他們沒有承擔風險的條件. 簡金地:讓保險在年輕人心中留下存在感. 陳銘清:提升自己在年輕客戶心中的「CP值」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63期.

  7. 從李玟的遺產爭奪戰中,思考臺灣有否類似香港的長命契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