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6日 · 【明報文章】兩周前我在本版文章〈官民缺互信 管治陷困難〉(2024年5月2日)中,簡單討論了特首提出的「經濟轉型」論。 該文提出一些問題,最重要的應該是特首那句說話是不是代表政府已決定不再走從前那條路了?

  2. 2023年10月7日 · 向「醫生候召」補償徵稅 稅局終極上訴擇日宣判. 【明報專訊】公立醫院醫生早年集體入稟法庭,向醫管局追討於休息日及法定假日候召的補償,獲裁定勝訴。. 當時牽頭興訟的立法會前醫學界議員梁家騮(圖,余卓祈攝),不滿稅務局就逾170萬元的賠償 ...

  3. 2023年10月7日 · 議員質疑公民科DSE評分準則含糊. 【明報專訊】高中正全面推展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該科明年首設中學文憑試(DSE)筆試。. 昨在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選委界議員鄧飛質疑公民科DSE評分準則仍然含糊,舉例考評局現設的樣本試卷中,仍設3至4個評分 ...

  4. 2024年1月11日 · 新聞傳媒被視為社會的「第四權」,傳媒在公眾利益的前提下,透過報道對政府、企業或社會發揮監察作用,讓社會公眾有充分知情權、監察公權力,推動社會進步。 除了以上梁錦松和馮永業的例子,傳媒發揮第四權的例子比比皆是,查冊(不論是車牌抑或其他類別)是常用和有效的工具。 記者最常監察的對象是擁有公權力者,確保公權力的行使合理和正當;而坐擁最大公權力的自然是行政機關。 運輸署新安排要求新聞工作者「充分及詳盡」地向屬於行政機關一部分的運輸署長交代他們的調查內容,讓署長決定他們要調查的東西是否「涉及重大公眾利益」,實在有明顯的潛在利益衝突。 是否只有政府可界定公眾利益? 例如有記者要調查的內容是牽涉問責官員、上司、下屬,署長是否能夠不受影響地做決定?

  5. 2 天前 · 3至5次 每次至少20分鐘 然而,運動方法有許多種。物理治療師歐陽表示,zone 2訓練強度較低,可以持續較長時間,不容易過勞,或更容易讓沒有訓練基礎的人接受及安全掌控,幫助他們加強對肌肉控制的適應力,藉此提升體能和改善健康。

  6. 2023年6月1日 · 行政機關擁龐大權力 必須慎言免人心惶惶(:羅熙). 圖1之1. 上爆出的2元長者乘車優惠和取消器官捐贈數字上升的爭議,引起社會不少討論。. 事情雖好像暫時稍平靜了一點(或是被其他更juicy的話題取代),但政府就事件的回應,我還是認為 ...

  7. 末同牀 / 古嶺渡 疫情裏的教學 / 趙曉彤 prev next 相關新聞 世紀.四探城市:過年、身分與距離 / .梁莉姿/編輯.蔡曉彤、鄒靈璞 ... 距離 / .梁莉姿/編輯.蔡曉彤、鄒靈璞 世紀.玻璃大叔:文學陶冶不了性情 / .鄧正 體育歸體育? /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