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月25日 · 他說這治療法行之有效不但可以對付失眠同時也有助於減輕生活中的種種焦慮。 以下是他提出9個良好睡眠和控制焦慮竅門: 1. 改變思維方式. 嘗試改變一下思維方式。 不要總想着:今晚睡不着,明天的日子很難捱。 告訴自己,知道今晚睡不好可能對明天有不良影響,然後就不用再多想了,不要深陷其中。 2. 接受無法入眠的事實. 人們愈是掙扎着想睡就愈睡不着,這是失眠的關鍵。 接受自己半夜無法入眠的事實。 慢慢的,就會有睡意。 3. 學會放鬆,與其只懂憂慮,不如安靜放鬆的靜觀其變。 4. 化消極為積極. 如果明天要發表一個重要會議或演講,焦慮油然而生,因此睡不好覺。 告訴自己,這種擔憂是正常的,嘗試去接受。 5. 作息盡量有規律.

  2. 2019年3月17日 · 有醫生分享持續失眠可能與緊張焦慮抑鬱等情緒病有關患者應及早求醫才能真正解決失眠問題。 精神科專科醫生張漢奇指出,失眠就如咳嗽,只是一種症狀,背後的成因有很多,最常見是緊張,例如翌日要考試、見工,前一晚通常也難以安眠。

  3. 2022年10月4日 · 看到當日股票漲或跌都會嚴重影響心情及作息甚至經常煩躁易怒? 如果出現類似的狀況,很有可能已被「股票焦慮症」纏身。 什麽是「股票焦慮症」? 股票焦慮症是指股民的情緒和心理容易被股市的變化牽動,要經常查看自己的投資組合變化才能安心,當股市出現大跌時,眼見不斷縮水的資金,會出現恐懼、失眠、煩躁、抑鬱、易怒等症狀。 哪些人容易患「股票焦慮症」? 1.剛退休的老年人. 剛退休的老年人將生活的重心從工作上轉移到家庭,會有更充裕的時間,因此他們會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股市上,作為一個精神的寄托。 再者,他們已經沒有額外的收入,面對手中唯一的一筆退休儲蓄,當然會非常在乎。 所以在面對跌宕起伏、捉摸不透的股市,他們經常會感到焦躁不安。 2.作為家庭支柱的中年人.

  4. 2021年9月18日 · 中醫師教睡眠時間多久才足夠.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21/09/18 19:00. 分享:. 有說睡眠佔人生三分之一的時間,那麼究竟每天要睡多少才足夠?. 岐黃景略中醫診所中醫師林庭濤指出,身體需要多長的睡眠人人不同,最重要的不在時間長短,而在於能否恢復精力 ...

  5. 2021年3月13日 · 每日起床後工作時入睡前都可按5至10分鐘用指腹揉按或用手指關節按壓都可以刺激穴位對難以集中健忘失眠等人士有幫助。 1.百會穴:兩耳尖往頭頂連成一綫,再從鼻樑往上連綫到後腦,兩綫交叉點處。 2.四神聰穴:位於百會穴前後左右各距1吋處,共4穴。 3.神庭穴:前額髮際綫,正中直上量約半吋處。 4.本神穴:神庭穴左右兩旁約3吋處,共2穴。 5.太沖穴:在腳拇趾、次趾夾縫正下方,約兩指距離。 陳醫師續解釋:「頭屬諸陽之匯,6條陽經都會經過頭部,故做頭部穴位按摩,或梳一梳頭,使頭部經氣行的暢通,都有助醒神。 但穴位按摩非只得醒神作用,此屬一個雙向調節的機制,有助調節神志活動,應要精神時就提升陽氣、醒醒神減恍惚;應要入睡時就安神,有助封藏、入陰。

  6. 2020年3月21日 · 抗疫期間如何保持情緒穩定? 專家教你5個紓緩情緒小貼士。 【延伸閱讀】 【新冠肺炎】疫境惹焦慮 4招保身心健康. 留意會否失眠坐立不安. 利民會臨床心理學家何月群指,遇到困難或挑戰,出現擔心狀況是正常反應,但也要留心會否過分擔憂而形成焦慮,細心留意自己最近兩星期有否持續處於緊張狀態,或是經常過分地害怕和擔心,無法控制焦慮情緒,甚至因焦慮而影響日常生活,如失眠、坐立不安及無法集中等情況。 何月群建議,如果發現自己出現上述情況,便需要加強留意自己的情緒狀況。 上述症狀明顯影響身體思想、反應和行為,同時,三者相互的關係,更有機會逐漸形成惡性循環,從而進一步影響人際、社交或工作。 不管危機是否已過,持續處於擔心的狀態,或讓這些負面情緒繼續纏繞,便有機會演變成難以自然痊癒的情緒困擾。

  7. 2023年5月16日 · 1.影響工作效率. 當長期處於睡眠不足的狀態下,注意力、反應速度和記憶力都會受到影響。 這意味著我們在工作中更易犯下錯誤、或無法集中精力,亦會更易不小心睡過頭,經常遲到缺勤。 這不僅會影響我們的工作表現,即使是連生活上大大小小的事情也會更易出錯,還可能導致我們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來完成工作任務。 長此以往,會進一步影響工作表現和生活品質,犯下大錯,導致失去工作機會或被解雇,或令人無法專注達成目標,例如進修或應付專業考試等等,進一步增加睡眠債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2.增加醫療支出和意外風險. 當犧牲睡眠時間時,看似是為自己爭取更多時間,實際上是在進行一種負債,增加自己的醫療支出和意外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