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6月13日 · 土瓜灣站大堂有一幅全長約54米的車站藝術品》,由區內逾百位街坊分享家中物件的照片還有背後的人情故事在本地藝術家梁美萍女士的創作下成為土瓜灣站的一大特色。 宋皇臺站今開放. 港鐵行政總裁金澤培昨日到車站與市民合照留念他表示屯馬綫全面開通後可便捷土瓜灣及九龍城居民乘坐鐵路抵達全港十八區期望藉此帶來新的發展動力及機遇。 另一個新車站宋皇臺站,將於今日舉行開放日,已預約的市民可憑票入場參觀。 最新要聞. 網友觀點. 0 條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確定. 大公网香港新闻频道.

    • 嬰兒衣服、舊積木 記載街坊生活點滴
    • 宋皇臺站富歷史感 藝術家以陶瓷詮釋宋畫
    • 紅磡站現「失物」

    除工作簿外,牆上亦有一件紅色的嬰兒舊衣,「主人翁」正是土瓜灣街坊李太太的兒子,「係細仔7個月大時嘅衫,大仔出世時都著過,想留畀佢哋將來大個時睇返,所以一直無扔到。」除此之外,昔日與兒子一起砌的小積木,亦同樣被印在牆上。 在照片旁邊,牆上亦印有李太寫的一段文字,講解該件舊物的紀念價值。李太太坦言,「將來佢哋長大咗之後,可以帶自己家庭返嚟睇返,除咗有細個嘅舊物,仲有媽媽嘅字跡。」

    至於宋皇臺站,車站月台則有本地陶藝家黃麗貞的作品《大地陶詞》。月台的四條柱上,放置了不同的陶藝作品,利用日與夜、春與冬的概念表達時間流逝,「開頭嚟到現場,見到發掘緊古物,宋皇臺站係成條屯馬線入面,歷史感最強嘅站。」 黃麗貞又指,在建造宋皇臺站時,有大量宋元古蹟出土,而宋代正是中國美術史的巔峰時期,特別是繪畫及陶瓷。因此,四條柱的作品均參考了宋代的畫作,包括李安忠的《晴春蝶戲圖》、范寬的《雪景寒林圖》、馬遠的《水圖》,然後再以陶瓷表達。 黃麗貞說,這些作品全是人手製作,連代表春天的蝴蝶、冬天的細雪都是陶瓷,「啲雪係逐粒磨、逐粒批,係景德鎮嘅白瓷。」

    而在紅磡站內,亦見到鞋、手錶、帽子等裝置,分散在月台椅子附近,這是由本地雕塑家林嵐創作的《失而復得》。她表示,創作概念源自乘客遺失行李,又透露自己常在地鐵站遺失東西,例如雨傘、頸巾、帽等。她形容,失物就如「失落的回憶」,從前一直冀盼報失後,它們可重回身邊。 林嵐表示,今次與本地鑄鋁師傅合作,將舊鋁「翻鑄」。她又說,師傅至今已約80歲,這些「失物」有部份是他的個人物品,例如他的手錶、孫兒的鞋子。

  2. 2021年6月12日 · 以前去土瓜灣的話都一定是要坐巴士或小巴前往的但現在土瓜灣地鐵站已經開通了坐上地鐵新支線沙中線就可以直接到達土瓜灣的市中心 坐巴士的話可以選擇在: 旺角坐巴士 6C 或6F 或 尖沙咀坐 巴士26

  3. 2021年7月11日 · 土瓜灣 車站藝術地點土瓜灣站大堂非收費區. 時間: 2021-07-11 04:23:36 來源: 大公报. :《全長約54米記載逾百個土瓜灣街坊的舊物故事在土瓜灣站內有一幅全長約54米的》,當中逾百個土瓜灣街坊分享了他們中的物件在香港藝術家梁美萍的創作下成為站內的特色藝術品梁美萍說:「每件物件伴隨個人和家庭的成長都有它物質的歲月痕跡書寫個別的記憶整體是一個時代的社區視覺文化。 在街坊們的圖片分享中,他們寫下一個個故事,展示物品背後獨一無二的回憶:有人分享家中門匙,覺得「有匙有家」;有人介紹29歲時候所買的假牙;也有人分享家人愛喝的茶等等。 這些舊物除了滿載個人的生活時光,也折射出時代的背景和信息。

  4. 現時土瓜灣站設有一組車站藝術品則為由香港藝術家梁美萍小姐製作的》。該藝術品則根據逾百位土瓜灣街坊提供的家中物件製作相片並印在車站玻璃板上以講述土瓜灣的故事並寫下背後一個個尋常而獨一無二的故事

  5. 2021年9月8日 · 2021年6月甫開始運營的屯馬線二期由於選址經過不少具有代表性的歷史地標當中三個站台包括土瓜灣宋皇臺及紅磡都在藝術創作上格外用心使得乘客除了享有更加便利的交通外更能充分了解該區的文化和歷史。 採、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胡茜. 林嵐與紅磡站是起點也是終點. 「當我再一次站到紅磡站的站台上走到那個偌大的候車廣場中我彷彿能夠看到多年前的那個12歲的自己。 」站在屯馬線最新啟用的紅磡站站台上,藝術作品《失而復得》的創作者林嵐便如此感慨道。 《失而復得》的創作初因很有趣,據林嵐說,她對一個站台中最有興趣的空間便是失物認領,「這個空間讓人覺得很奇妙,但同時也很震撼。 」林嵐將這些個人物品與社會歷史進行關聯,分別用石材、金屬做成雕塑,穿梭在車站各個地方。

  6. 2021年6月1日 · 率先睇土瓜灣站 車站設計以家為主題. 第一站當然係參觀新開的土瓜灣站! 土瓜灣站車站位於馬頭圍道、「紅蘋果街市對開站內的藝術設計由藝術家梁美萍女士及社區共同創作為主題加入土瓜灣街坊的生活點滴車站大堂玻璃板上展示逾100位街坊提供家中物件的照片及背後獨一無二的故事想率先睇的話可於6月2日下午2時起透過港鐵M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