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7月25日 · 《深夜食堂》電影版第一集,介紹了三道菜,有日式咖喱飯,西式拿破崙意粉,及很少人會吃到(而且未必好吃的)山芋泥飯,還有小吃八爪魚香腸和玉子燒。 五道都是簡單、基本的菜,但也引得人跟著影片去煮。 特別是孤獨女孩跟老闆學煮日式咖喱飯那段小故事,簡直令每個女孩都應該要懂得煮這個菜。 簡單菜式,甚難煮得好。 真食家經常會說,最難煮得好吃的,是一碗白米飯。 漫畫出版了十多期,每期包含多個小故事,每個小故事都以一道小食或小菜命名。 以食先行,從食處看人生。 電影版第一集故事,以第一期漫畫的單元為基礎,略作增減。 第二集電影,不再跟隨第二期漫畫單元發展,更不再像是介紹食譜一樣,以食物先行,而是簡略從食物出發,講人物故事。

  2. 2024年2月12日 · 十九世紀法國美食家多丹(賓諾爾馬基梅,Benoît Magimel 飾),有廚師尤珍妮(茱麗葉庇洛仙,Juliette Binoche 飾)為他實現心中理想的食譜,二人既是惺惺相惜的最佳拍檔,也是彼此傾慕的男女之情。

  3. 2017年6月22日 · 關於食的電影可以怎樣拍?無論是華語電影、日本電影,以至世界其他地方,飲食題材往往是一種修行的故事,尋找美味秘方的故事,如何煮得更好是一個常見的套路。

  4. 2021年2月5日 · 「尾度」共分「八大(碗)八小(碗)」,菜式包括雞臘腸、火鴨、排骨、風栗燜鴨、雞丁、燉冬菇、雞蓉粟米、燒肉。 不過,醉翁之意不在酒,食物尚屬其次,最重要還是有美相伴,所以有的客會將「頭度」和「尾度」筵席互調,稱作「倒捲珠簾」。 客若然意猶未盡,散席後可隨妓女回妓院繼續卿卿我我。 《胭脂扣》中,如花沒有在筵席上留下來陪伴十二少,倒是十二少一見鍾情,之後來到妓寨找她。 如花起初刻意刁難,使他獨留房中呆等,這在行內戲稱為「乾煎石斑」,比喻恩客急色時焦灼不安,在牀上輾轉反側之貌。 說起來,除了「乾煎石斑」,不少塘西風月暗語都跟飲食有關,譬如「豆粉水」、「牛白腩友」、「埋街食井水」等,都很生動過癮。

  5. 2015年6月21日 · 實情是導演要乘機把中國飲食這絕活發揚光大,讓老中老外看個目瞪口呆。 到最後,《飲食男女》和《Yan Can Cook》(按:電視烹飪節目)沒有兩樣,大家都是把飲食變成雜耍,去討人拍掌。

  6. 2019年2月6日 · 《桃姐》片初的一場飲食戲,已建立起 Roger(劉德華飾)和桃姐(葉德嫻飾)涇渭分明的主僕關係。 Roger 甫回家,桃姐在廚房準備午餐。 Roger 背向廚房自顧自進食,桃姐則陸續從他背後的廚房,將餸菜拿到枱上。 雖然這場戲沒有如《天水圍的日與夜》般,運用場景分割及光暗陰影,營造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感,反而採用平實和自然的方法,以 Roger 背向廚房的座位,交代兩人毫無眼神接觸,毫無交流,確立了主僕地位。 (圖七) 老僕少主地位涇渭分明. 另一場飲食戲亦值得討論,不是人的飲食,而是貓的飲食。 貓的主人是桃姐,表面上是桃姐餵貓,但坊間對貓和主人的關係,有戲稱貓為「主子」,人才是「奴」,因為主人太愛貓,彷彿將人和貓的關係顛倒過來。

  7. 2014年10月27日 · 《宛如阿修羅》是一齣活用食物料理來推進劇情的電影。 三女子(深津繪里飾)一向不擅與人溝通,成為四姊妹中最欠異性緣的一人,導演安排同樣不擅辭令的靜男(中村獅童飾)對她有意,而兩人的破冰場面就是利用了麵包作道具。 靜男買了兩件果醬麵包,兩人在公園內的長凳坐下,他自顧自喊了「這真好吃! 」而子一句簡單回應:「我也喜歡! 」一來一往透過對食物的口味同感,便把兩人的感情發展躍升一層。 事實上,透過料理來交代涉及人物的共鳴互動,是《宛如阿修羅》愛用的慣技。 母親(八千草薰飾)與次女卷子(黑木瞳飾)在松本樓吃相同的料理,又或是子一直努力去模仿母親廚藝之味,均從側面襯托出與事人的共感交鳴。 至於電影中對正月料理的重視(如鰻魚、白菜的醃漬物及米出產的上等牛肉等),更加令人看得食指大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