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7月10日 · 內容目錄. 徵費為教育 星洲台灣作例. 經濟起飛帶污染 1989定廢物方針. 推廣垃圾有價. 回收物尋出路 「否則事倍功半」 徵費後膠袋銳減 「移風改俗」 【明報專訊】今年夏日是原訂垃圾收費實施之時,隨着計劃遭煞停,市民怨聲不再,路邊甚至出現政黨「歡迎暫緩」橫額,社會減廢聲勢似乎有所退卻,未來能否像陸恭蕙教授所言(註一),把垃圾收費「講返活」? 回顧香港環境政策,源於上世紀經濟起飛連帶的環境禍害,從前的空氣污染、水質問題早已改善,唯獨1989年預告堆填區爆滿危機,至今仍擺在眼前。 簡介:垃圾收費計劃討論足足廿年,這減廢火車頭原訂今年8月開動。 5月底,政府再次宣布暫緩計劃實施,但港人仍可多想一步,看見垃圾打包後的成本,從源頭減廢,多多回收。

    • 按回收點做法 預先分類。阿Gel與大便妹,在生活中沒有產生多少真正需要運送至堆填區的「垃圾」。阿Gel家中的垃圾桶,最多的廢物是用過的紙巾和廚餘;如果日後廚餘回收桶更普及,後者也會減少。
    • 出街順道回收。大便妹的垃圾桶,有紙巾、不能回收的熱感紙收據,再細數便是平日的頭髮和灰塵。她家也不能避免產生塑膠品,通常是商品的包裝、膠袋、透明膠膜和膠盒等。
    • 勤洗勤拆 減少堆積。「回收最重要的,是要讓自己舒適。」阿Gel從前會把用過的塑膠回收物品堆積在一起,到回收前再清理,但現在「一有機會就洗」。以有透明膠膜的窗口信封為例,如果堆積幾十封信,每個月底才把幾十塊膠膜拆開,就可能要用上半小時;如果膠樽不勤冲洗,殘餘飲品就會乾掉,回收前要用數倍時間和水來處理。
    • 整齊就慳位。大便妹的舒心回收心法有點不同,她每兩個月才回收一次。現在她家有一個裝廚餘的膠盒和一小一大兩個袋,分別用來裝紙品,以及其他回收物品,其中九成都是塑膠,其餘有鋁罐、發泡膠、生果網等零碎可回收物。
    • 300多件物資 單車焗爐都可借
    • 使用者不限特定階層
    • 玩具最受歡迎
    • 長者借單反氣炸鍋 接觸新事物
    • 遇故障 街坊請纓維修
    • 鄰近店舖無償支援
    • 共享借後感 辦工作坊建鄰里關係

    東華三院2021年在大角嘴福全街附近開設「福全共物館」,為了讓街坊更好記,又名「『借嘢』-共享資源互助平台」。共物館猶如圖書館,只要登記成為會員,你就能借走架上的物資,每次可以借3件,每件可以借10天。共物館開設一年多,館內有300多樣物資,約1400個會員,大部分物資都是由大角嘴街坊捐贈,最受街坊歡迎的是玩具、結他、電鑽、單車等。曾有外賣員的搵食單車突然故障,經過共物館馬上借用單車應急。記者到共物館不到半小時,就有街坊捧走一台焗爐、踩走一輛單車。

    共物館隔壁是東華三院的青年共居空間宿舍,共物館負責人、東華三院計劃經理(服務發展)羅秀英(Karen)說:「剛好知道這個舖位會空置出來,我們就嘗試想想會不會可以再做到其他服務,共居也是共享資源,除了住之外,還可不可以嘗試其他?」共物館附近街道店舖都是五金舖,樓上是唐樓,但一條馬路之隔就是呎價近2萬元的高尚住宅。夾在劏房和豪宅中,「我們就想兩種好不同性質的人住在這個地區,會不會可以互相補足,可能富裕少少的家庭,會有物資多出來給基層家庭」。Karen舉例,基層家庭可能想用吸塵蟎機、空氣清新機清潔家居,但家裏根本放不下這麼多電器,富裕家庭家裏有這些物資但很少用,共物館就可以成為資源流轉的平台。

    「慢慢發現不只是有錢或者富裕家庭才會捐贈,基層家庭小朋友大了,不需要玩具,他們都會捐贈給我們。」物資分享或借用並不限於特定階層,不過玩具特別受家庭歡迎,因為不同年齡的小朋友適用的玩具不同,玩具使用的時期短,更適合借用的模式。「例如小朋友小時候要訓練fine motor(精細動作),但再大啲1歲就不需要再用,無理由買這麼多玩具。」借還玩具也變成家長訓練小朋友要有責任感的方式,玩完要自己收拾好、清潔乾淨,才能借新玩具,形成借玩具的習慣,而非想要就買。

    長者也是共物館一大「顧客」源。疫情逐漸緩和後,退休人士、長者開始走出社區。「他們經過見到覺得幾得意,會進來望吓,看到有些新的、他們以前沒有用過的東西,例如光波爐、氣炸鍋,就借回家用。」有長者借了光波爐來煮燒雞,還拍照給Karen看成品;有人借用露營枱櫈、帳篷去野餐,「他借的不是那種一打開就彈出來、不用搭的帳篷,他自己由零開始搭,覺得好過癮」。有街坊捐贈單反相機,說自己年紀大,單反相機、鏡頭太重,托不了;另一邊廂又有退休人士借相機學拍照,有人借電子琴、結他自學。「對於長輩來講,有些新玩具玩吓,今次整吓呢樣,下次整吓嗰樣。」長者可以消磨時間,也有更多機會參與社區,跟共物館的社工交流,周不時問他們有沒有新東西可以借。「他們會介紹給朋友,告訴他們,這裏好正喎,不用自己買,借咗先,啱你先去買,他們甚至...

    會員可以免費借用物資,不用付按金、入會費,那麼會不會有人刻意不還、弄壞物資?「沒有人不還,但有人遲還。」Karen說開館時,也有想過要不要訂立罰則,「例如這個單反相機這麼貴,是否任何人都可以借,第一次都可以借等等。但我們最後都選擇希望用信任帶動,結果都好好吖」。開館一年多,沒有人刻意不還或弄壞物資,曾有小朋友用壞了一台夾公仔機,充電位發生故障,「媽咪帶小朋友,連同夾公仔的『屍骸』,告訴我們弄壞了」。共物館就找維修義工看看能否維修好夾公仔機,同時邀請小朋友來館內幫忙清潔物資、整理玩具,「媽咪好開心,因為覺得小朋友有責任感,弄壞了不是就咁算,或者直頭不回來」。 也有大人借用單車後,單車鏈運作不順,Karen也邀請他一起過來檢查單車,看看哪裏出問題,還吸引其他街坊一起湊熱鬧,幫忙維修單車,「有街坊...

    其實社區沒有大家想像中冷漠,街坊之間能夠建立互信,店舖也有人情味。共物館附近的五金舖也很願意提供協助,「電鑽、電批那些我們不懂得用,有時想問吓這個要配什麼鑽嘴,我們都會拿到隔籬舖頭問,他們都會教我們」。Karen分享,曾有一對老夫婦來借電鑽,但他們和共物館的員工都不太懂得怎樣操作,旁邊五金舖就教他們怎樣使用,最後他們成功在牆上鑽了幾個洞,完成簡單的家居維修。共物館維修物資時,零零散散需要一兩顆螺絲、零件,「五金舖就說這個零件我們沒有,你去邊度邊度搵。我們搵到,舖頭又會說『得啦得啦,你攞去啦』,都不收我們錢」。

    除了借物,共物館曾舉辦不同社區活動接觸街坊,例如環保酵素工作坊、家事梘工作坊,都是街坊主動提出想分享如何製作環保酵素,「我們稱為街坊師傅,平時在這些環節,跟他們傾傾講講,就會認識他們,又會嘗試邀請他們跟大家分享」。一邊製作環保酵素的時候,街坊互相分享自己以前試過做環保酵素,不過成品不理想,或者為什麼有些步驟要用糖,這次不用糖,而慢慢建立關係,「我們的定位不只是共享這麼簡單,希望可以連結更多人與人之間。」這亦是實體共享資源平台的好處,街坊能夠有定點互相接觸和交流,每次借還物品時有機會簡單傾談,「這次物品好不好用」、「做了什麼」。例如有街坊還麵包機時分享麵包機應該怎樣做最好,「我們覺得這些都好有趣,其實可以借完就算,不需要跟我們分享這些事。你說是不是很多人會分享,又未必,但不用多,慢慢這些氛圍會...

  2. 2023年9月6日 · 要在香港垃圾量有增無減的情况下實現目標,除了明年4月實施的垃圾徵費,透過應用創新科技,提升資源回收率也是環保署的策略之一。

  3. 2023年8月21日 · 【明報專訊】政府早前公布,原定年底實行的垃圾徵費政策將延期至明年4月1日,雖然推遲實行,但其實已有不少市民養成環保習慣,各類回收箱經常爆滿,社區回收網絡「綠在區區」的回收量亦年年上升。

    • 垃圾徵費 英文1
    • 垃圾徵費 英文2
    • 垃圾徵費 英文3
    • 垃圾徵費 英文4
    • 垃圾徵費 英文5
  4. 2023年11月8日 · 你支持垃圾徵費嗎? 「我會建議學生,在面試前,就着過往寫作過的類似題目,或最近的時事熱論,先整理一些論點,梳理脈絡,那到時就會發揮得更好。

  5. 2020年6月16日 · 政府2018年宣布,為配合垃圾徵費,會提供額外恆常資源,加強支援推動減廢回收的配套,每年度不少於8億至10億元。 但部分計劃被指進展緩慢,例如「中央收膠」先導計劃目前只涵蓋東區、觀塘及沙田,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朱漢強認為,政府應加快推行回收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