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5月1日 · 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專任副教授. 本期專欄我認為有一關鍵議題值得討論——「保險業是否該重新認識他的年輕客戶 」這是在數位金融時代,以及進入金融科技時代的當口,保險業者必須要重視的未來關鍵課題。 比較需要擔憂的是,目前金融業的經營者絕大多數都不是年輕人,他們距離年輕已有一段距離,過去他們在養成教育或是成為主管的過程中,面對的都是現在已經很成熟的客戶群體,再隨著成為主管,圍繞在他們身邊的人,也都是跟他們差不多的人。 就好比在職場中,30歲進入公司從基層開始做起、35歲當上了基層主管、40歲坐上了部門經理、45歲可能當上協理或副總經理,到了50歲時掌握了公司很多的決策權,身邊的人基本上都沒有換,共同決策者幾乎都是同一群人,但是面對的客戶卻是一直改變。 決策者看不到下一個世代的樣貌.

  2. 2022年10月1日 · 信達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臺灣與英國國際會計師CPA CFP認證理財規劃顧問/IARFC國際認證財務顧問師協會講師,著有《節稅的布局》及《重複的力量》 最近在Netflix爆紅的韓劇《非常律師禹英?》,劇情講述進入大型律師事務所的天才自閉症律師,在情緒及言語表達都有問題的情況下,經歷一件件官司後,以獨特的思維及不屈不撓之精神的成長過程與心路歷程。 提醒,以下會有劇透,還沒看過第11集的可以直接跳過下一段的故事大綱。 《非常律師禹英?》第11集〈鹽先生、胡椒小姐及醬油律師〉中,描述一樁3位朋友合資購買彩券,約好中獎就3人平分的故事,3人果不其然中了大獎,但中獎後,其中1人卻翻臉不認,不承認彩券是3人合資,因此「鹽先生」找了「醬油律師(即女主角禹英?)」告上法院。

  3. 2019年11月1日 · 這是規劃財富傳承中,最常見也是最大觀念及認知落差,最好的財富傳承規劃方案必須要保障到2個部分:第一點是保障資產的收入,第二點是保障資產,其中資產又包含2種,一種是人力資源,一種是實質物產。 「人」是創造實質物產價值的主體,所以在規劃財富傳承方案時,計算和評估人的價值是關鍵之一。 此外傳統上,我們認為「資產累積、資產保值、資產分配」是最重要的3件事,卻沒看清本質。 許多高資產客戶都面臨「富資產、窮現金」,當面對事故需要現金周轉或度過難關的時候,而被迫出售心愛的資產,變現支付各項費用,這就是沒有連續收入所產生的問題,可見收入比財富的影響更加重大。

  4. 2019年3月1日 · 管理學上有個名詞叫做「鯰魚效應」,又稱「狗魚效應」,簡單說就是保持公司或團隊中刺激元素的存在,讓團隊夥伴不會因為安於現狀而流於安逸,最終失去活力。 而引進有朝氣的新人,正能夠給予團隊合適的刺激。 楊玲芳認為,新人能夠有效起到這份「刺激」的功能,這份初生之犢的朝氣能夠感染資深夥伴,帶動他們繼續追求業績;另一方面,資深夥伴基於「前輩」的身分,自然要為資歷淺的夥伴做表率,更加做好每一個環節,也就帶來了從業的動力與積極性。 歐美有句俗諺:「一千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日文也有句話叫做「十人十色」,都是形容不同人會有不同的觀念與想法。

  5. 2019年2月1日 · 香港宏利保險高級行政區域總監龍子明表示,以香港的IDA標準來說,每年FYC必須達到36萬港幣,且保單件數要達到36件,代表每年最少提供給100個家庭保障計畫。 南九龍區團隊,已連續六年獲得百人IDA榮譽,他指出,剛開始挑戰困難重重,原因是:1.達標國際龍獎IDA的夥伴,卻不願意申請該獎項;2.即將達成標準的夥伴卻不願意堅持到底;3.許多夥伴對自己沒信心,認為自己不可能獲獎,因而錯過獲獎的可能性。 IDA對南九龍區團隊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榮譽,也是檢視團隊優秀夥伴的標準,藉由出席IDA年會,讓夥伴彼此互相交流、鼓勵,要求自己也達成IDA。 二 一八年南九龍區團隊已有360位夥伴達到IDA,並希望在二 一九年能增加至700位夥伴達標,二 二 年增加至1,000位夥伴達標。

  6. 2017年9月1日 · 1223. 二 一五年中國紅家族用四個月的時間首次成功挑戰IDA百人團隊 一六的三月在海外總裁劉安林的協助下集團公司董事長親自從北京來到香港的會展中心為中國紅團隊進行授名授旗的儀式這一個支持的舉動在中國人壽所有海內外保險代理人當中產生巨大的迴響。 二 一六年一鼓作氣第二次拿下IDA百人團隊。 走過兩年確實不容易,但是從參與者到成為IDA百人團隊台上的分享者,全因為在三年前的杜拜IDA年會上,潘立紅有感於在香港陸續有IDA百人團隊的誕生,她身為中國人壽(海外)區域執行總監,認為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於是給自己團隊訂下一個目標——IDA百人,從此團隊有共同的語言、思維,共同的行為方式,因為有了共同的目標,再做大的同時邁向做強、做精。

  7. 2018年5月1日 · ★專長是為資產高淨值富豪個人或超級富豪家庭提供投資及理財規劃服務,客戶遍布53個國家. ★擁有2個學士學位、3個碩士學位,2018年拿到金融保險博士學位. 關於「為什麼『不』購買人壽保險? 」這個問題,請先看以下6點: 1.你「不介意」你的家人掙扎。 2.你的收入對家庭並「不重要」。 3.你的家人「應該負債」。 4.遺產稅? 你「不在乎」是否把房子賣掉來支付那些稅務。 5.你的配偶在你死後「應該」工作。 6.沒有人應該記住你,因為你不重要。 如果上述任一理由都沒有的話,你就應該 購買保險! 當我初次與客戶見面的時候,首要任務是想辦法理解他們相信的保險是什麼? 其中有一個特別好的方法:透過探討實際案例來檢示,好比我會談到在服務其他家庭時,幫助他們確認內心深處,到底是什麼令他們感到擔心與害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