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3月20日 · 1. 醫療人員能花在一位病患的時間. 當大多人都跑大醫院時,每個門診的病人量都相當大,假設門診從下午一點到五點,共有80個病患,每個病患分配到的時間只有三分鐘,這當中還包括要走進診間、走出診間的時間。 我相信有神級的醫療人員,或許能在短短一兩分鐘就判斷出病患的問題,但這樣的人非常罕見,而且對自己的判斷能力過於有信心也不是好事,因為可能忽略了身體潛在的其他問題。 我不敢保證花越多時間、越可以找出病患的主要問題或診斷,但詳細的檢查跟問診,肯定需要足夠的時間。 2. 是否有足夠的器材. 這邊主要說運動醫學的部分,大多數人會接觸到的儀器包括一般物理治療儀器、X光、診斷型超音波、震波、注射等等,大醫院才有的可能是像核磁共振 (MRI)、手術室等。 請繼續往下閱讀.

  2. 2023年10月24日 · 健康生活. 傷害預防. 肌肉失衡(Muscle imbalance)-痠痛、緊繃、受傷的常見原因. 有時感到肌肉痠痛不舒服,去給醫療人員看時常聽說這就是肌肉不平衡導致,而肌肉不平衡就是原先身體對稱的肌肉張力因受傷或習慣導致失力不均的結果,那肌肉不平衡與症狀又有甚麼關聯呢? 一起看文章了解下吧! 作者: 陳曉謙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0. 收藏 留言. 1.什麼是肌肉失衡(Muscle Imbalance)?

  3. 2018年11月4日 · 健康生活. 傷害預防. 做完功能性檢測了,然後呢? 如何解讀與應用? 這幾年無論是在台灣或是美國,五花八門的檢測開始被運用在臨床工作中,其中FMS、SFMA和許多功能性檢測應該都算是熱門的檢測項目。 但是這些檢測的功能是什麼呢? 有用嗎? 或是要如何使用才能發揮最大效... 作者: 黃昱倫 Yu-Lun (Anita) Huang. 0. 收藏 留言. 這幾年無論是在台灣或是美國,五花八門的檢測開始被運用在臨床工作中,其中FMS、SFMA和許多功能性檢測應該都算是熱門的檢測項目。 但是這些檢測的功能是什麼呢? 有用嗎? 或是要如何使用才能發揮最大效用? 有幾個點我想是值得思考的。 檢測目的百百種,一般來說在運動防護領域,比較常見的檢測的主要目的有下列兩項: 請繼續往下閱讀.

  4. 2020年5月29日 · 一張圖帶你認識筋膜所在. 愛運動的你一定常常聽人家說在訓練後要好好放鬆「筋膜」,才不會這裡痠、那裡痛,甚至引發運動傷害。. 今天就透過圖解,帶你好好用一張圖認識身體各部位的筋膜!. 作者: Wellcon Sports Massage 運動按摩. 0. 收藏 留言. 愛運動的你 ...

  5. 2021年8月13日 · 健康生活. 如何開立運動處方? 試試FITT-VP Model. 目前已經有許多研究證實運動對於健康的好處,在很多的疾病處置中都包含了運動的建議。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醫療從業人員對於如何開立一個基本的運動處方仍然不是很熟悉,民眾對於運動處方的理解也相對不足。 本篇文章主要希望可以建立大眾對於一個完整的運動或是運動處方應該包含哪些要素... 作者: Dr. M, MD, MSc, CSCS. 0. 收藏 留言. 本篇文章主要希望可以建立大眾對於一個完整的運動或是運動處方應該包含哪些要素,知道了這些要素之後,對醫療人員而言可以有大概的概念開立一個基本的運動處方,而一般民眾也可以了解運動應該包含哪些要素,以及如何調整。

  6. 2023年5月28日 · 健康生活. 傷害預防. 「腳踝扭傷怎麼辦? 需不需要去醫院? 本篇文章介紹腳踝扭傷,包含常受傷的韌帶、受傷的嚴重程度、造成紅腫疼痛的原因,醫療人員對於損傷的處理方式以及處置重點,最後會簡介腳踝扭傷後是否需要去醫院的簡單判斷原則,一起看文章了解一下吧。 作者: 陳曉謙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0. 收藏 留言. 「沒踩好、踩空後,腳踝腫一大包」 「回防、搶完籃板球落地,腳痛到沒辦法走路」 1. 什麼是腳踝扭傷? 為什麼會腫、痛? 上面都是腳踝扭傷患者常見的敘述, 腳踝扭傷(Ankle sprain)大多指的是在一個過度的外(內)力下,導致腳踝周遭的韌帶損傷、撕裂等。 依照韌帶損傷的程度,會分為一級(部分撕裂)到三級(全部斷裂)。 請繼續往下閱讀.

  7. 2023年3月17日 · PEACE & LOVE是英國運動醫學雜誌於2020年發佈新的運動傷害處理原則,針對過往的治療策略如PRICE(保護、休息、冰敷、壓迫、抬高等)做了些修改,提供一般民眾基本的觀念跟初步處理方式,但因為每個人的病症、身體狀況不同,還是以主治的醫療人員的建議為準。 PEACE & LOVE及其背後的意義,每個字母代表一個英文名詞,如下: 請繼續往下閱讀. Protection, P(保護) 「保護受傷的部位,避免會讓疼痛、症狀加劇的動作 」 通常若特定的動作、姿勢會讓受傷的部位更不舒服,代表對那個結構還是有受力、損傷,可能會影響到恢復、重新生長的速度。 但這邊建議以「疼痛」為指標,如果沒有疼痛,「適當的活動」、「避免完全不動、休息」是重要的,反而完全不動身體的血液循環是差的,可能延緩恢復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