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6月2日 · 閱讀篇章:〈給孔子的一封信〉簡媜. [2017.06.02] 發表 推文. (插畫:鍾錦榮). 簡媜. 【明報專訊】孔子先生您好:. (第1段)很不好意思佔用您的寶貴時間,我是您的崇拜者,現在在做家庭主婦,我一共生了三個孩子,一個老公。. (第2段)實在是很不得已的啦,我 ...

  2. 2020年12月15日 · 〈論仁‧論孝‧論君子〉從《論語》其中7章選出16則孔子說話,提及四個概念:仁、禮、孝、學為君子,仁與禮是目標,孝與學是達到仁與禮的兩條途徑。 研讀本篇,宜據這四個概念,重組16則語錄,按以下順序學習: 【1】禮. 先學〈論仁〉第3則. 論仁與禮關係,是儒家最關鍵觀念: (圖b) 仁指人與生俱來同情別人,不忍別人受傷害的人際關懷,禮是對行為的規範。 仁與禮的關係,在《論語‧陽貨》「宰我問三年之喪」的故事中,說得最清楚。 周禮規定,父母死後,子女須守喪三年,其間起居生活有嚴格限制,如不得為官,不得娛樂飲酒吃肉,穿粗衣麻布,不得婚嫁、生子,獨自搬到草棚住,睡在草蓆上……等等。 宰我問三年之喪. 學生宰我問孔子,父母之喪守三年太長,一年可以吧?

  3. 2020年9月25日 · 孔子說:「早上得知真理,晚上死去也可以了。」 生命的意義不在壽命的長短,而在於能否領悟活 的價值。孔子重視追求知識學問、修身養性,芸芸眾生卻只知吃喝玩樂,實是雖生猶死。顧問老師:黃慧琦 [語文同樂 第458期]

  4. 2022年11月29日 · 《論語.顏淵》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論語.為政》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 ...

  5. 2023年12月15日 · 例言之,孔子一生的願望乃是拯救禮崩樂壞的春秋社會,讀書、求仕、為官,自是必須的程序。在孔子周遊列國的14年裏,最少出現過兩次由叛逆之臣邀請孔子輔佐的情。面對施展抱負的機會,孔子有沒有動心呢?

  6. 2023年2月7日 · 1. 有理想者仍會遭受挫折. 子路因遭此斷糧絕境而生氣,問了孔子一條問題:「君子也有窮困的時候嗎? 」子路提出這條問題,大抵是心中認為君子既已遵循正道而行,應當萬事順遂才對,但事實卻不盡如他所想。 司馬遷質疑天道並不賞善罰惡. 有道德理想的人,世道不一定會接納他,命運不一定會善待他。 西漢史學家司馬遷便曾發出類似的感嘆,他在《史記.伯夷列傳》引用了《老子》的一句話:「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可是他觀察史事,善人如伯夷、叔齊履仁蹈義卻最終餓死,又如孔子稱讚其好學的弟子顏回,一生貧困而早卒。 相反,春秋時惡名昭彰的大盜盜跖殺害無辜,殘暴非常,聚眾千人橫行無忌,卻得長壽。

  7. 2023年12月8日 · 孟子是儒家學說的代表人物之一,又稱「亞聖」,與孔子並稱「孔孟」。. 他也是重禮之人,但在他的母親 (孟母)眼中,他比起其妻子更不守禮,還因此被罵了一頓。. 《韓詩外傳》記載孟子一則軼事,有天孟子妻子獨自坐在房內,伸腿而坐,孟子進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