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4月25日 · 關心家人有哪些地方需要幫忙. 一句切中心坎的同理心回應,對喪親者來說,已經是一種極大的安慰。 【更多安慰喪親者方式】 【延伸閱讀】故物重生 助喪親者脫離憂傷 承傳溫暖. 【延伸閱讀】當別人摯愛離世 請別在傷口上灑碘酒.

  2. 2017年4月4日 · 當「安慰說話」變成傷害 一起陪伴喪親者走過哀傷. 「哀傷是拿不走的」,聖公會聖匠堂長者地區中心安寧服務部高級服務經理Arnold多年來陪伴喪親者走過哀傷,遺憾的是死亡雖然無法預料,但如果陪伴喪親者的人好心做壞事,說了不當的話,反而會 ...

  3. 2020年8月18日 · 入行13年,註冊社工、聖公會聖匠堂長者地區中心安寧服務部高級服務經理梁梓敦(Arnold)見證過許多離別。. 作為陪伴病人、長者走人生最後一段路的人,Arnold盡力為他們和家人妥善安排,圓未完的心願。. 帶大學生參觀墳場,講解生死教育。. (被訪者 ...

    • 安慰死者家屬1
    • 安慰死者家屬2
    • 安慰死者家屬3
    • 安慰死者家屬4
    • 安慰死者家屬5
  4. 2021年9月7日 · 在華人社會裏,不時會遇見親友以「節哀順變」這種方式去安慰失去親人的家屬。 廖嘉敏直言: 以臨床經驗所見,愈是抑壓悲傷思緒,愈是無法排解。

  5. 2017年5月9日 · 「你很快就會好返」、「會沒事的」 臨終者多經醫生診斷,將不久人世。 當家屬,甚至臨終者都知道病情未必好轉時,說「你很快就會好返」只是一個謊話。 「你努力點就得」、「加油」 病魔纏身,臨終病人可能會反問「我現在不努力嗎? 」,又或是感到自己的努力、奮鬥不被認同。 只發問、少分享. 同一番說話,跟10個人講就要講10次。 Kimmy說,探望時不能只顧問對方病況,而是多分享自己的近況,聊一些開心的事情,製造美好的回憶。 低頭玩手機. 當你前去探望,本屬一份關心,不過當你邊聊天邊望手機,會令臨終者想「你是否很趕時間」、不被尊重。 替他們完成所有的事情. 看見臨終者如此軟弱無力,身邊人可能出於愛,替他們打點生活所以細節。

  6. 2018年11月22日 · 年輕意外死亡 院牧陪伴家屬認屍. 當家屬無法見親人最後一面,會獲安排到殮房看遺體,院牧也按需要陪伴在側。 曾有一名大學剛畢業的旅客來港時,在街上被跳樓輕生的人砸死。 多名家屬趕來香港,殮房職員預料親人情緒激動,通知林牧師前往支援。 為照顧家屬情緒,林牧師預先看過這副創傷遺體,以估算情況。 父親看到兒子的遺體,激動得跪在地上,並把頭撞向床,母親則抱著遺體痛哭。 對此,林牧師已有心理準備,並會防止他們傷害自己。 林偉廉牧師見過不少生離死別場景,認為幫助病人和家屬的同時,也在幫助自己。 (黃建輝攝) 生離死別教曉自己面對疾病死亡. 父母因兒子自殺互相指責、南丫海難……林牧師見過不少生離死別場景,每逢收到通知,也先冷靜自己,並評估家屬情緒。

  7. 2022年3月17日 · 疫情中不少患者入院不久後便離世,令親屬感到愕然,或久久不能釋懷。. 臨床心理學家梁重皿博士指,親人的突然離世會令家人有多種複雜的悲傷情緒,若至親在死亡曾經歷殘酷的對待,情況嚴重都有機會出現創傷後遺症的徵狀。. 臨床心理學家梁重皿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