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7月15日 · 2022-07-15 Alvin Yu. 香港科技探索(SEHK:1137)旗下Shoalter與I.T.合作營運的網上購物商場「EESE」在本月12日宣布暫停營運,香港科技探索的版圖或將縮水,投資價值會否受損? 方案業務出師不利. 在2021年報中,香港科技探索便提到Shoalter在「香港發展有所局限」,但集團依然積極於支援EESE發展,更表明會傾力協助EESE創造成功的典範,背後原因無非是為了幫助Shoalter鋪路衝出香港,而EESE可以作為Shoalter的「網上商場」電商方案的成功參考個案。 因此,今次EESE暫停營運的失敗經驗好可能會對香港科技探索的海外發展造成難以修復的衝擊。 當首個客戶不足一年便已陣亡,Shoalter日後對外銷售「網上商場」電商方案的議價力勢必大減。

  2. 2020年8月10日 · A股造好自然令H股股價水漲船高。 留意碎股問題. 此外,私有化成事後,海爾智家將成為內地首家「DHA」上市公司,即在中歐國際交易所D股市場、上海A股及香港H股上市。 多地同時上市可增加融資渠道、國際化增加知名度、降低外匯、監管和合規等風險,對公司長遠發展也是有利。 至於現水平是否應該買入或增持海爾電器? 由於私有化後換股比率為1.6倍,意味很大機會出現碎股,按當前海爾電器每手1000股計,現持有海爾電器的投資如打算繼續持有,應該持貨在5000股的倍數,投資者應增減持到該持股倍數水平,以降低換成海爾智家H股時出現碎股的情況。 編輯:Yan. 分享給你的朋友. 介紹形式上市. 海爾智家. 海爾電器. 私有化.

  3. 2021年7月23日 · 大快活股價勝大家樂. 以不復權的基礎計算,2002年8月底大家樂收市價為5.95元港元,十年後收市價為21.65元港元,期間股價累升264%。 不過,同期大快活表現更佳,同樣以不復權為基準,2002年8月底大快活收市價僅0.1元港元,同年9月大快活完成十合一,所以8月份的收市價應該是1元港元。 十年後收市價為16元港元,所以大快活累升15倍。 顯然易見,大家樂是好公司,卻不是股價表現更佳的好股票。 時而勢易,由2012年起至今,如果繼續成為大家樂股東就肯定不及大快活股東這麼快樂。 因為大家樂股價由2012年8月底收報21.65元港元,升至最高的30.4元港元,但今年7月9日收報16.22元港元。

  4. 2020年11月9日 · 2020-11-09 Carlos Hie. 長和(SEHK:1)日前宣布,就出售長歐洲電訊基建資產權益與歐洲電信信號塔營運商Cellnex處於後期商議階段,並已達成重要協議,預料完成交易後可得款項約100億歐元(約910億港元),市場估計公司可獲得淨現金約820億港元,有可能以特別息形式回饋股東,惟這並非唯一選項。 是次出售相當於長和市值的44%,以淨現金820億港元計,每股所得現金約21元,相當其每股資產淨值(120港元)約18%。 上市公司得到一次性收益,很多時都會選擇派特別息,如是次收益全部用作派發,長和股息率便會升至46厘。 不過市場估計長和或仿效公司前身之一的和做法派發紅股代替特別息。 和1999年賣出電訊公司Orange套現1150億元,當時公司採取10送1紅股。

  5. 2022年3月3日 · 2022-03-03 Carlos Hie. 信義光能 (SEHK:968)及信義玻璃 (SEHK:868)於2月28日公佈去年業績後,股價先高後低,然而兩股業績其實均不差,比拼業績,並加入前景及估值考量,可以找出誰是更值得長揸。 論業績. 先睇2021年業績,信義玻璃營業額上升63.6%至304.6億元,股東應佔溢利增加79.9%至115.56億元。 早在公司去年底發盈喜時預告至少多賺7成時已較市場原先預期為高。 信義玻璃派末期息76仙,全年共派1.42元,按年增加79%,與盈利增幅相同。 從信義玻璃分拆並持有23.2%股權的信義光能,全年純利49.24億元,按年增長8%,但低過預期的53.3億元。

  6. 2021年2月19日 · 鷹君去年中期業績的資產負債表顯示,物業出售的應付賬款、按金及應付費用為38.7億港元,估計將於去年全年業績入賬,又可以強化資產負債表及增加現金餘額。 再度吸納地皮. 在逆市之下,像鷹君這樣槓桿比較低的發展商成為其吸納項目的黃金機會。 歷史上鷹君亦屢次趁低吸納地皮,相信今次將可如法炮製。 分享給你的朋友. 美股表現近年持續強勁,不知如何入手? 我們精選了10隻高增長美股,並撰寫了《 不應錯過的10隻高增長美股 》免費報告。 立即 按此 下載! 想提早退休? 想提高每月的被動收入? 我們撰寫的《 必須收藏的收息股投資指南 》電子書用實例教您挑選出真正可長期持續派息的收息股及揭示必要避開的收息「陷阱」。 要知道打造穩健收息投資組合的竅訣,請立即 按此 免費下載!

  7. 2021年4月13日 · 藥明生物是CDMO,顧名思義就是在研發藥物過程中提供研發及生產服務。 藥廠或生物科技公司在藥明的協助下發現藥物,都要透過藥明生物生產生物製劑作為臨床測試之用。 何況,現時生物科技公司成功探索了藥物研發與生產分拆經營的商業模式,生物科技公司專心研發,生產則外判予CDMO。 故近年藥明生物已經演變成為醫藥界的台積電的角色。 泰格及藥明生物已經成為藥物研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投資者只能兩邊落注,這樣才能食盡CRO賽道這個大浪。 因為這兩間公司的已訂約未來收入或未完成訂單總量大幅增加。 泰格的已訂約未來收入達72.6億元人民幣,按年上升44.9%。 新訂單金額為55.4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30.9%。 藥明生物未完成訂總量為113.2億美元,按年增長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