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1月27日 · 富蘭克林鄧普頓唐崢輝早前在香港所舉行2023亞太區投資者論壇期間接受專訪時預測美國通脹高企不下在此情况下聯邦基金利率下跌空間不大甚至有進一步加息的可能。 唐崢輝表示:「美國通脹仍然偏高,聯儲局並非以消費物價指數(CPI),而是以核心個人消費開支(Core PCE)物價指數作為通脹指標,目前核心PCE按年升幅仍遠高於2020年首季新冠疫情爆發前2%以下的水平(見圖2),而根據聯儲局本身的預測,這在2025年亦不會重返3%以下,所以我們覺得聯邦基金利率仍會維持在高位一段時間,料最多還有一次加息空間,暫時未知道聯儲局會否及何時使用這一粒子彈。 周四公布核心PCE 左右下月議息.

  2. 2021年11月22日 · 今期封面故事由富蘭克林鄧普頓固定收益團隊首席投資官Sonal Desai富達國際亞洲多元資產投資管理主管Matthew Quaife以及St James's Place亞洲投資部主管來璟璐分析最新形勢Desai表示美國通脹在未來數月料高企不下同時經濟增長卻放緩她現正關注滯脹風險料市場波動性將增加Quaife認為由於全球政策存在不確定性通脹或持續更久加上中國經濟增長進一步放緩等因素投資者需要更努力尋求多元化的收益來璟璐分析面對通脹及氣候變化等風險投資者須考慮分散投資。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限時優惠. 新用戶30天免費試閱. 盡覽《明報電子報》收費內容. 立即試閱.

  3. 2022年11月28日 · 明報專訊富蘭克林鄧普頓旗下專家投資經理西方資產管理亞洲日本除外投資主管兼投資組合經理孫應梅表示經歷了逾10年的低息環境後固定收益投資現時終於可以提供可觀收益原因是孳息率現正處於非常吸引的水平他認為在未來3至5年固定收益投資也可以提供良好的價值:「買入高質素債券用來保存資本及提供收入將會是可行之道尤其是在現時非常不確定的世界保障資本變得前所未有地重要」。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4. 2024年3月25日 · 今期封面故事專訪管理逾850億美元資產的富蘭克林鄧普頓入息投資投資總監Ed Perks瑞銀投資銀行首席日本經濟學家足立正道Masamichi Adachi及日本股票策略師Nozomi Moriya分析最新形勢Perks認為議息結果顯示聯儲局對美國經濟增長及通脹回落有信心料當局今明兩年均會減息3次利好美股及美債美股升勢料會由數隻龍頭科技股擴散至其他板塊當中他看好消費股及工業股足立正道及Moriya則認為日本經濟已走出通縮未來幾年每年通脹料按年升約2%料日股升浪未完但要留意出生率持續下跌的問題。 明報記者 葉創成.

  5. 2023年11月9日 · 記者近日在富蘭克林鄧普頓於香港舉行2023亞太區投資者論壇上就此請教Sonal Desai。 Desai指出目前美國住宅按揭定息利率高達7厘至8厘實在頗高看來會為當地借按揭買樓的住戶帶來痛苦但事實並非如此她解釋與2007年至2008年金融海嘯前浮息佔美國整體住宅按揭貸款市場逾40%不同目前逾99%住宅按揭貸款屬於定息年期長達30年而且這些定息按揭大部分已在2020年至2021年的超低息期間再融資現時80%至85%定息按揭貸款利率已鎖定低於3.5厘因此即使聯儲局去年3月以來大幅加息也沒有對有關供款者帶來重大的影響。 就業市場主導美樓市 高息環境令成交減.

  6. 2023年11月6日 · 明報專訊富蘭克林鄧普頓在香港舉行2023亞太區投資者論壇講者討論地緣政治變化科技創新和人口結構變化等因素如何塑造最新的投資形勢在評論2024年經濟衰退風險與機遇時首席市場策略師及富蘭克林鄧普頓研究院主管Stephen Dover表示:「美國出現溫和衰退的可能性仍然相當高與此同時新興市場──尤其是亞洲的經濟似乎更具韌性美元回軟可望支撐新興市場特別是那些能受惠於供應鏈變化的市場。 憑藉較低的債務、通脹及利率水平,加上財政政策穩健,許多亞洲國家都處於更有利的位置。 我們認為日本的機遇最為吸引,日本正在扭轉過去數十年來的趨勢,並呈現出正面勢頭。 從資產類別的角度來看,我們認為環球固定收益市場具有吸引力,因為利率正處於10年來高位,大多數地區的利率水平可能已經接近見頂。

  7. 2021年7月19日 · 明報專訊投資美股可獲理想回報而投資組合加入債券則可分散風險就此而言富蘭克林鄧普頓固定收益團隊首席投資官Sonal Desai表示因應新冠疫情疫情以來主要國家或企業經歷不同程度衝擊因此精選持有債券為首要原則。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每日報章原版及昔日報章原版** **桌面網頁版:由訂閱日起計最多10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閱讀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