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月25日 · 署方於二 一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公布上述註冊中醫處方含未標示西藥成分藥粉,並涉及一名64歲女士急性肝衰竭懷疑中毒個案,事件中的病人於接受治療後已出院。 在調查過程中,衞生署從上述處所檢取九款藥粉,政府化驗所的化驗顯示,當中八款藥粉樣本分別驗出含有未標示西藥成分,包括「撲熱息痛」、「二羥丙茶鹼」、「氯苯那敏」、「匹可硫酸鹽」、「西甲硅油」和「地喹銨」(化驗結果詳見附件)。 另一款名為「囗腔、牙、喉、發炎散」的藥粉,化驗仍在進行中。 衞生署發言人解釋:「『撲熱息痛』普遍用作退燒及鎮痛,服用過量可使肝臟及腎臟受損。 『二羥丙茶鹼』用以治療哮喘,可引致不規則心跳、腸胃不適及噁心。 『氯苯那敏』常用於治療敏感症狀,其副作用包括昏睡和視力模糊。 『匹可硫酸鹽』用於治療便秘,副作用包括腹部絞痛或痙攣性痛。

  2. 署方接獲通報後,立即突擊搜查上述中醫駐診的處所,並檢獲一批藥粉及一款藍/白色的膠囊。. 今天政府化驗所的初步化驗結果顯示,病人提供的黃色藥粉樣本及該款藍/白色的膠囊含有西藥成分「醋酸地塞米松」及「吡羅昔康」。. 因應事件,警方今天拘捕一 ...

  3. 2020年5月18日 · 衞生署今日(五月十八日)呼籲市民切勿購買或使用兩款分別名為「藏葯癬毒王草本乳膏」及「七毒藏王膏」的外用產品,因發現該兩款產品含有未標示受管制的藥物成分。 署方跟進市民投訴,購得上述兩款產品樣本作化驗。 政府化驗所的檢驗結果顯示,產品的樣本含有未標示《藥劑業及毒藥條例》(第138章)(《條例》)下第1部毒藥: 衞生署與警方今日對秀茂坪一個零售檔位採取聯合行動。 行動中,一名65歲男子因涉嫌非法售賣和管有第1部毒藥及未經註冊藥劑製品被警方拘捕。 衞生署正繼續調查。 「丙酸氯倍他索」是用於治療炎症的類固醇物質,不當或過量使用類固醇會引致皮膚問題及全身性副作用如圓臉、高血壓、高血糖、肌肉萎縮、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及骨質疏鬆等。

  4. 2022年12月22日 · 衞生署今日(十二月二十二日)呼籲市民不應購買或服用兩款未經註冊藥劑製品,這些產品包括: 產品名稱 發現含有《藥劑業及毒藥條例》(第138...

  5. 上述三款藥劑製品為抗生素,含有「阿莫西林」及「克拉維酸」,是用於治療細菌感染的處方藥物。 根據敏迪的資料,兩款懸液劑已供應予私家醫院/診所、本地藥房及其他持牌藥物批發商,而該款藥片除前述處所外,亦已供應予醫院管理局。 發言人補充:「衞生署至今沒有接獲與使用受影響產品有關的不良反應報告。 敏迪已設立熱線(2572 6468)解答有關查詢。 衞生署會密切監察回收情況。 完. 2016年11月14日(星期一) 香港時間17時52分. 新聞資料庫 昨日新聞 返回新聞列表 返回頁首. 衞生署今日(十一月十四日)同意持牌藥物批發商敏迪製藥遠東有限公司(敏迪),因產品的包裝附頁與註冊資料不符,從市面回收三款抗生素的所有批次。 該三款藥劑製品為: ...

  6. 衞生署是在調查一宗懷疑烏頭鹼中毒個案時發現事件。. 該個案涉及一名二十七歲女士,服用中藥藥粉後因心跳、頭暈、胸口不適及氣促,前往醫院求診,現已出院。. 醫院管理局的化驗顯示,病人的尿液樣本及藥粉有烏頭類生物鹼。. 該女士曾因感冒向中醫師 ...

  7. 病人在服用由葵涌張國寧中醫診所配發的中藥粉後出現病徵。. 衞生署發言人解釋:「病人於七月二十五日康復出院。. 但醫院管理局的化驗結果顯示,該病人曾服用的中藥粉含有莨菪烷生物鹼,包括阿托品。. 有關發現屬偶發性類別,因為根據有關處方的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