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4月1日 · 本期Advisers財務顧問隨每月特輯推出觸得到的未來手冊點出時下年輕世代所要面對的7大趨勢從他們看得到的趨勢到可能尚未考慮過的趨勢一步一步將保障的價值送進心底。 趨勢1 薪資凍漲多年. 常聽俗言道「什麼都漲,就是薪水不漲」,當然也有些人會舉出平均薪資統計數字,證明薪水還是有在提升,但為什麼大眾普遍還是感覺到薪水不漲? 其實是因為「名目經常性薪資」和「實質經常性薪資」的差別。 所謂名目經常性薪資便是只論薪資金額的統計。 根據內政部主計處的統計資料,臺灣的名目經常性薪資從1982年的1萬2,534元開始不斷飛漲,到2002年時已達3萬4,746元,年化成長率達5.83%。 雖然2008年金融海嘯後短暫下跌,但很快就恢復成長,到2022年仍有3.39%的成長率。

  2. 2024年1月1日 · 992. 0. 彭金隆. 政治大學商學院教授兼任教學副院長. 「利率」一直是臺灣壽險業經營上相當關鍵變數,目前整個產業所面臨問題核心,與2002年前後市場利率大幅降低,並長期持續維持低利率有高度相關,保險公司為填補過往利差損,經營主軸改為重利差益而輕死費差營運架構,當壽險業開始習慣長期低利率環境時,在2022年美國聯準會啟動暴力升息後,立刻讓保險公司學到利率波動可以帶來巨大經營風險,也讓業者對利率敏感度和警覺度大幅提升,對資產負債管理看法也有了重大轉變。 在過去低利率環境,利差損主要因為是銷售利率保證過高商品,保險公司策略就是透過更多海外長期投資收益,弭補高利保單所造成利差損失,但是這樣經營脈絡是奠基在低利率持續且利率相對在比較穩定環境假設下。

  3. 2023年3月1日 · 1086.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於2022年12月發布2025保險業展望暨未來報告》, 報告中指出在未來會影響保險業的關鍵成長趨勢之一為客戶需求及偏好日新月異」。 由於客戶受到科技數位化影響,對保險的想像不僅是財務保障, 他們更尋求個性化解決方案,而面對此一趨勢, 保險業也勢必須做出快速的調整與創新,才能在市場上站穩腳步。 本期特別企劃專訪3位壽險領域的產、學專家, 從他們的角度看趨勢變化下對整體壽險業的未來走向, 以及主管機關、保險公司及業務員3方各應具備什麼樣的思維及策略, 才能使壽險事業長遠發展。 客戶需求變化快,保險市場的3大走向. 掌握3大「著力點」,打造創新商品新思維. 外在環境迅速改變,保險業務員專業程度應再提升.

  4. 2023年1月1日 · 1. 接軌IFRS 17: 距離IFRS 17接軌更近一年,於財務面,2022年因升息事件造成淨值之影響,凸顯部分公司在資產、負債結構配置不匹配問題,值此接軌IFRS 17前關鍵時刻,業者應盡早重新審視並規劃。 在法規面,目前保險法相關子法之修正方向尚未完全定案,有關公司內部作業因應接軌IFRS 17之調整,如遇實務作業困難,例如:外國保險集團旗下之保險公司,母公司雖已訂於2023年實施IFRS 17,且集團會提供支援進行系統建置,但國內子公司仍需待國內相關法規定案方可完成在地化系統調整等事項,應及早向保險局於建請修正相關子法時併同考量,公會亦可提供機關必要協助。 2. 近期黑天鵝事件影響(防疫保單衝擊、美國聯準會升息、地緣政治角力):

  5. 2024年1月1日 · 國際會計制度準則本身是原則性的規範主管機關與保險公司在討論後已研擬一套因應的法規在未來的平行測試中亦會再根據情況進行必要的調整為穩健經營保險公司商品轉型是必然保險業務員應多強化保障型商品相關專業同時更留心客戶未來是否會面臨保障缺口的潛在風險。 「2023年對壽險業來說是相當挑戰的一年,而挑戰仍在持續進行中。 」從2022年延續至今的美國強力升息,對壽險業的影響直接反映在其財務報表上,該如何應對利息變動的市場環境,是所有保險公司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

  6. 2022年2月1日 · 保險業創新與調整,勢必建構在科技基礎之上,桂先農以保險價值鏈的轉型、加速保險科技應用、異業結盟3個層面來闡述未來保險業趨勢走向。 保險價值鏈的轉型 保險裂解(Insurance Disaggregation)一詞指是保險業價值鏈在金融科技與

  7. 2024年1月1日 · 過去1年雖然受到了美元升值影響,臺灣壽險業界新契約保費因此降低,台新人壽總經理邢益華認為,民眾對於風險規避需求並沒有減少,加上接軌國際準則需求,未來保險業發展將會以保障型商品為重點,而這也是台新人壽主力發展方向。. 業界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