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工傷賠償計算個案 相關

    廣告
  2. 工業意外,普通法疏忽及其他意外; 為你爭取權益, 66201666

    • 中國法律

      中國直接投資的法律咨詢服務

      中國委托公証人能為客戶公証

    • 企業法律服務

      成立企業機構

      合資及合營企業

  3. 本行從事交通意外索償、工傷賠償法律服務28年,30位專業律師,後勤員工已過百人,信得過! 專業律師提供工傷、交通意外傷亡索償服務,曾為客戶爭取愈億元總賠償

搜尋結果

  1. 2017年5月19日 · 現行香港的工傷補償制度是採用僱主責任制的僱主須按條例投購的私人保險以支付條例及普通法下的賠償責任因此保險公司角色關鍵若僱主對工傷個案提出異議保險公司一般會對這些爭議個案的賠償資格及賠償額進行檢視在此期間保險公司或相關公證行代表或會以不同形式接觸工傷工友例如要求工傷僱員簽署授權書索取醫療報告或病歷要求陪診要求接受指定醫生檢查等。 由於工傷工友不知道保險公司或公證行的來歷及目的,所以會感到惶恐不安。 有工友反映,有不良保險公司或公證行更藉以上的行為搜集不利僱員申索工傷補償的證據,向工人施壓,促其接受較低額補償金和解。 不良保險公司或公證行更藉以上的行為搜集不利僱員申索工傷補償的證據,向工人施壓,促其接受較低額補償金和解。 (視覺中國)

  2. 2019年5月10日 · 香港01半年前曾報道過一宗外判搬運工追討工傷個案指謝先生去年9月於惠康冷凍倉內丟棄不合規格的凍肉以及搬運宏輝物流有限公司運送的貨物時失足跌下來引致小腿骨折他在院留醫約一個月後出院便立即致電判頭追討賠償惟判頭已消聲匿跡亦沒有公司出來承擔工傷責任。 香港01曾就此向惠康查詢,惠康承認當日有工人受傷,當時亦稱會跟進事件,不過事隔半年,謝先生指從來沒有人聯絡過他,有冤無路訴的生活過了半年。 早前報導: 骨折不獲外判公司賠償感委屈 貨倉搬運工:「對我好唔公平! 今日一眾工友及聲援團體到惠康位於鰂魚涌辦事處門外請願,要求惠康供出承包外判商,盡快承擔工傷責任。 (黃文軒攝) 因傷無法工作 戶口剩下個位數. 謝先生今年53歲,年輕時曾從事打金業,後來工廠北移轉當散工。

  3. 2020年8月31日 · 現時牽涉工傷的現行條例分別是工廠及工業經營條例職業安全及健康條例》,當中列明僱主有責任確保僱員工作時的安全及健康違者可判處最高罰款50萬元及監禁六個月截至今年八月違反相關法例的傳票定罪個案平均罰款為7,000多元涉建造業致命工業意外的定罪個案平均罰款約35,000元最低罰款額為3,000元而去年平均罰款不足9,000元個案中判得最重的罰款額也只是十萬元為條例最高罰款額兩成。 即使法律寫了「監禁」,但翻查去年立法會文件,法例自生效至去年,64年來只有三宗個案被法庭判處緩刑,並沒有人被判即時入獄。 罰則落後欠阻嚇力 無效管制僱主. 從上述數字可見,即使有公司觸犯相關法例,多是以「罰款了事」,法例欠阻嚇力,而且罰款金額之少,也難以叫人正視工業意外及職業安全。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1年1月28日 · 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副教授鄭樹基與團隊研發了一款智能工傷管理系統可協助計算病假及計算工傷假期日數團隊從68間保險公司獲得9萬宗個案數據助分析數據改善不同持份者工傷處理程序發現有工友個案病個案原先僅放150天但實應放390天系統將進行為期半年的適應預計2022年第一季可以首先供保險公司使用其後更有望推廣至醫管局勞工處等使用。 根據勞工處數據,2019年香港每千名僱員的傷亡率達10.8%,而2012至2017年期間,有10至12%的僱員的工傷假超過半年,如何預算、處理工傷問題,是僱員、僱主、醫生、保險公司等持份者都關注的問題。 獲140萬元資助開發系統.

  6. 2023年7月12日 · 社會新聞. 勞審案例確立配送員屬僱員非自僱 工會:判決定標準冀立法保障. 撰文:陳葆琳. 出版: 2023-07-12 11:40 更新:2023-07-12 21:09. 快遞平台公司Zeek(斑馬到家)拖欠員工工資,勞資審裁處5月裁定Zeek(斑馬到家)與6名配送員與存在僱傭關係,確認平台勞工並非自僱人士的案例。 外賣員權益關注組成員麥德正今日(12日)指,勞審處今次判決是對社會的示範,創造勞資關係的標準。 他認為,隨著科技發展,「平台勞工」議題會涉及更多範圍,人數增長之下沒有相應法例保障,是社會上的大問題。 勞資審裁處法官根據11項因素作裁決,包括誰有控制權、誰提供工具、可否聘用替工、是否透過管理獲得利潤、有沒有投資及管理的責任、是否被視為公司的一份子等等。

  7. 2019年9月25日 · 法國的法庭早前就一宗有關工傷賠償的個案作出裁決判決成為當地一時熱話。 事源於鐵路建設公司TSO任職工程師的已婚男士Xavier X於2013年前往法國盧瓦爾河畔默恩﹙Meung-sur-Loire ﹚公幹時,與當地一名女子在一間非公司安排住宿的酒店中發生性行為,但交歡期間卻因心臟病發而死亡。 Xavier的僱主TSO鐵路建設公司認為,由於他並非死於公司所安排的酒店內,因此不願承擔賠償責任,也不認為他的死去是因工作所致。 法庭:性事乃日常活動. 但在另一方面,法國社會保險局﹙CAMP﹚卻向勞動法院提出訴訟,強調Xavier由於是在出差過程中死亡,因此TSO鐵路建設公司必須為他的死亡負責,並要支付相應的工傷賠償。

  8. 2016年2月29日 · 1. 0. 僱員因工受傷擔心生計之餘更要慎防索償代理陷阱工業傷亡權益會去年接獲30多宗投訴發現有律師樓或索償代理機構會在勞工處辦事處或醫院向工傷僱員招手訛稱不收取費用為他們向僱主索償然後故意延長法律工作以收取昂貴律師費當工傷僱員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