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6日 · 首頁簡介作者. 避不開成為現代社會下的廢棄生命──《年少日記》 搜尋. Google. 近日年少日記上畫引發了一輪學童自殺的討論而很不巧影片準備排片上影之際社會上接連出現學童自殺個案事實上香港學童自殺問題非一日之寒現在影片把問題巨大地呈現在銀幕上確是有機會讓整個社會去察看到底我們的教育發生了甚麼事。 我非社會學專家,這部份留待相關人士去提問和解說,我反倒希望提出近年文化理論及哲學思想的一些討論熱點,以此審視有關的問題。 其中一個相關的關鍵詞是生命政治(biopolitics)。 所謂生命政治,亦即一套管理何者該生、如何生活及如何生活才有價值的技術,由管理生理或身體的各式醫療科技,到管理價值和意義的教育和學術機關,都可納入此項討論。 《年少日記》意圖觸碰與教育相關的部份。

  2. 2023年11月21日 · 年少日記》 陳志華 : 卓亦謙首部長片由父權鐵腕下的原生家庭創傷接通當下整個世代的鬱結一封匿名的遺書一本久違的日記喚起不想回憶未敢忘記的過去

  3. 年少日記的黃梓樂、《但願人長久的吳慷仁、《第八個嫌疑人的大鵬、《金手指的梁朝偉、《命案的楊樂文和林家棟各有支持者經過五次投票表決每次淘汰得票最低者最終由吳慷仁脫穎而出奪得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影帝殊榮

    • 年少日記線上看1
    • 年少日記線上看2
    • 年少日記線上看3
    • 年少日記線上看4
  4. 2023年12月5日 · 電影新人類. 創作與議題之間的反思──白日之下》、《富都青年年少日記》 作者 黃小雅 2023-12-05. 【本文披露劇情】 今年金馬獎,特別多「議題電影」入圍,觀影幾部下來,不禁令我思考創作與議題之間的關係。 說實在,寫這樣的一篇影評好困難,因為一定不討好,甚至會惹來質疑,但在這個愈來愈多以議題為創作題材的時代,更需要進行這樣的討論。 要批評一部「議題電影」很難,因為讀者很容易會認為你是在批評那個議題,好不容易有人拍出這個議題了,有人帶出了聲音,你還要批評他。 我同意帶出議題很重要,但若果談論議題的作品就直接等於好作品,就不能批評他敍事方式或創作意圖,那等於扼殺討論這個議題及電影創作的空間。

  5. 年少日記關注學童自殺反思家庭暴力探討創傷後遺編導借抑鬱教師的心路上溯悲劇身世下挖校園問題野心甚大說教意味不重一心經營戲劇效果劇本結構巧妙精心設置懸念唯美如夢的抒情影像年少演員的揪心演繹拍出強烈的時代感也成功牽動觀眾心靈。 《尚未完場》 從保育皇都戲院出發,追尋歐德禮其人其事,兼寫香港昔日的開放土壤和「初戀精神」,探討我城歷史與文化如何傳承,將社會行動、個人興趣、文化研究和紀錄片創作緊緊結合,鍥而不捨,成就出有趣發現。

  6. www.filmcritics.org.hk › film-review › publications映畫手民 | 香港影評庫

    近日年少日記上畫引發了一輪學童自殺的討論而很不巧影片準備排片上影之際社會上接連出現學童自殺個案事實上香港學童自殺問題非一日之寒現在影片把問題巨大地呈現在銀幕上確是有機會讓整個社會去察看到底我們的教育發生了甚麼事。 我非社會學專家,這部份留待相關人士去提問和解說,我反倒希望提出近年文化理論及哲學思想的一些討論熱點,以此審視有關的問題。 刊物: . 映畫手民. 作者: . 譚以諾. 2023. 11月. 19日. 奔向靈魂的遊蕩──伊藤高志第一部長片《奔零》 檢視伊藤高志(Takashi Ito)創作年表,打從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開始接觸超八,然後八十年代愛上十六釐米,他的作品皆是徘徊在十分鐘上下的實驗短片。

  7. www.filmcritics.org.hk › film-review › taxonomy11月 | 香港影評庫

    近日年少日記上畫引發了一輪學童自殺的討論而很不巧影片準備排片上影之際社會上接連出現學童自殺個案事實上香港學童自殺問題非一日之寒現在影片把問題巨大地呈現在銀幕上確是有機會讓整個社會去察看到底我們的教育發生了甚麼事。 我非社會學專家,這部份留待相關人士去提問和解說,我反倒希望提出近年文化理論及哲學思想的一些討論熱點,以此審視有關的問題。 刊物: . 映畫手民. 作者: . 譚以諾. 2023年. 11月. 19日. 《返校》:被背叛的自由 . 每個人都有屬於他的地獄。 身處其中面對無差別攻擊、失蹤,以及被自殺的消息,我們慢慢也體驗到曾經於我們遙遠而不可知的「白色恐怖」。 現實世界又比電影發生的事更超現實,經歷了香港這幾個月來的變化,不禁要問,為何還要進場自討沒趣?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