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3月16日 · 教你如何開始買第一隻股票. 除淨日股價會自行調整. 可能你會心想,那麼在6月1日買就著數了,因為比6月2日買多了$1,但事實並沒有所謂著數這回事,因為在除淨日,股價會自行調整,例如6月1日的收市價是$68,那麼在6月2日股價就會自行調整至$67,故兩者沒有那個著數這回事。 截止過戶日. 在上面中電派息的事件中,你會見到除淨日是6月2日,而截止過戶日是6月4日,比除淨日遲了兩日。 這是由於香港股市行「T+2」的交收制度,因此在除淨日前買入股票,便能趕及在截止過戶日前成為公司股東,從而有息收。 投資入門|供股、配股、市帳率、市盈率? 投資新手必10個投資詞語|龔成教室. 買基金 VS 買股票 VS 買債券! 決定投資前要搞清3大心態及能力問題|投資筆記. 港股「T+2」交收制度.

  2. 2021年11月13日 · 香港財經時報 2021/11/13 18:29. 圖片: 香港財經時報. BT專訪|食息達人止凡在網絡上分享投資心得十多年,在他初學投資時,就曾投資失利輸光本金。 慘重經歷啟發了他,日後更悟出了4個財務自由方程式。 【 BT專訪 】食息達人 止凡 在網絡上分享投資心得十多年,更獲「食息達人」的美名,但事實上,在他初學 投資 時,就曾投資失利輸光本金。 慘重經歷啟發了他,日後更悟出了4個 財務自由 方程式。 90後女生零投資經驗|3,000美元價位|買入20個Bitcoin|半年身家倍翻再創業|BT專訪. 「止凡」本喻不甘平凡. 財經專欄作家 止凡 最初因不甘平庸,希望終止平凡人生,便把信念寄托在筆名當中。

  3. 5 天前 · 存股高手陳重銘和知名作家吳淡如在新書《 人生實用商學院:培養理財的富腦袋 》(時報出版)中,分享了一個和金錢有關的故事。 理財方法|有錢農夫投資股票賺錢. 從前有一個有錢的農夫,他想要投資股票賺錢,於是就到了華爾街這個金融聖地,尋找投資專家來幫他賺錢。 看到農夫是有錢的大地主,投資公司便很熱情地招待他,帶著農夫到碼頭參觀公司經理人的豪華遊艇,順便載著他出海,欣賞海洋美景,一邊談生意、一邊愉快地享受美食。 基金公司遊艇泊滿港. 等到夕陽西下,才慢慢駕船回到碼頭,基金公司的員工還指著旁邊幾艘遊艇,炫耀說都是屬於他們公司經理人跟老闆的,表示他們的公司真的很賺錢。 可是大地主望著塞滿碼頭的遊艇,沉思了一會兒,便問了一句話:「Where Are the Customers' Yachts?

  4. 2021年12月5日 · 香港財經時報 2021/12/05 20:37. 圖片: 香港中通社. 【瑞安創辦人羅康瑞】瑞安集團主席羅康瑞自1971年創立瑞安集團,直至2021年,根據福布斯中國香港富豪榜,羅康瑞排名第42位,財富市值為17.5億美元。 【 瑞安創辦人羅康瑞 】企業家發跡故事往往引人入勝原因,在於其奮鬥的經過,以及人物經歷。 瑞安集團 主席羅康瑞自1971年創立瑞安集團,直至2021年,根據2021年 福布斯中國香港富豪榜 ,羅康瑞排名第42位,財富市值為17.5億美元(約136.5億港元),《 香港財經時報 》作詳細介紹。 瑞安創辦人羅康瑞大學時期靠打工賺錢. 現年73歲的羅康瑞出生於1948年,據說家中有兄弟姊妹,他排名第六。

  5. 2020年8月31日 · 香港財經時報 2020/08/31 14:59. 圖片: 王維基 Facebook. 經營HKTVmall的香港電視業績終轉虧為盈賺1.09億,市值過TVB。 王維基日前在LinkedIn回顧自己的創業家生涯,並留言表示「一些人一生都在説無可能」。 經營的HKTVmall的香港電視( HK.01137 )上周公布業續終轉虧為盈。 王維基日前在LinkedIn回顧自己的創業家生涯,可以稱得上是將「無可能」化成「可能」。 王維基:研究走出香港. 香港電視早前的業續發布會上宣布業續終轉虧為盈,賺1.09億元且市值達93多億,遠高於TVB電視廣播( HK.0511 )的37多億。 副主席兼行政總裁的王維基稱正研究「走出香港」。

  6. 2022年2月24日 · 蘇黎世香港在 2021 《指標》財富管理大獎中榮獲「投資相連壽險計劃(同級最佳)」及「傑岀負責任保險公司大奬(傑岀表現)」,蘇黎世保險集團更獲得其他四項ESG 獎項. 香港 - Media OutReach - 2022年2月23日 - 蘇黎世保險(香港) (「蘇黎世香港」) 一直 ...

  7. 2020年9月25日 · 由董事會主席或獨立非執行董事擔任主席,成員須以獨立非執行董事佔大多數的提名委員會. 執董與非執董互相制衡 確保董事會獨立性. 董事局中執行董事與非執行董事(包括獨立非執行董事)的人數和組合應該保持合理比例,這樣才能使董事會擁有足夠的獨立性,有效地作出決策的同時,亦發揮制衡的作用(check and balance)。 除董事的技巧、經驗和獨立性外,董事會成員多元化也使董事會加入多樣的觀點與角度,推動有效的決策及更佳的管治和監察。 此外,按照港交所指引信第GL86-16條於2020年7月修訂的建議,上市申請人應盡早委任董事(包括獨立非執行董事),讓他們可參與制定必要的企業管治及環境、社會及管治機制及政策。 董事局及其委員會的「管治架構」在上市過程中形成,並最遲在上市當天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