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香港第一間大會堂於1867年由巿民集資興建,及至1869年11月2日由當時訪港的愛丁堡公爵艾爾弗雷德王子主持揭幕儀式。這座兩層高的歐洲傳統柱廊及拱門式建築物,巍峨古典,內設劇院、圖書館、博物館及集會廳,是本港外籍人士及上流社會的文化中心。

  2. 港產片《歲月神偷》揚威第六十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勇奪水晶熊獎「新世代」最佳影片獎,成為首部香港製作電影於柏林揚威。 電影折射本港的六十年代,主要於上環永利街取景,那麼到底六十年代時的香港是什麼樣的呢?

  3. 政府產業署今日公布,已與太古地產簽訂交換協議,以財政司司長法團名下在康和大廈的物業交換太古城公司在太古城中心三座的物業。 除涉及的太古城中心三座的物業外,太古城公司會向財政司司長法團提供一筆5.37億港元的現金補償,並在重建完成後再提供一筆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編制的甲級 ...

  4. 廣場北面的干諾道中行人隧道於1959年4月2日啟用,是香港首條行人隧道,連接愛丁堡廣場碼頭及香港大會堂。 1980年2月12日,港鐵中環站及其位於皇后像廣場的出入口(K出口)啟用,川流不息的行人成為了皇后像廣場平日的特色景象。

  5. 英皇書院,位於香港般咸道的著名男子官立中學,是本港現存六幢戰前官立學校校舍之一,以紅磚建造,極富新古典主義風格,書院古典雅致,其校舍已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日佔時期曾被日軍佔用為馬房,戰後於1960年重建,原鐘樓因嚴重損壞而被拆去,並於南翼加建三樓,於北翼上加建兩層。

  6. 林嘉華,1974年加入第一屆警察少年訓練學校,並獲得笛獎,成為香港電台節目《少年警訊》第一代主持。其間他受「麗的電視」監製麥當雄賞識發掘成為「麗的電視」演員。七十年代末林嘉華為麗的拍了幾套劇集,包括《鱷魚淚》等,並主唱一些動畫主題曲。

  7. 早年於五、六十年代,在新界郊區到處可見農田,最主要地區為元朗、錦田一帶。到八十年代香港經濟發展迅速,及在1998年中國內地農產品可無限額地大量輸入本港,香港農業式微。直到金融風暴後,香港經濟低迷,以往作為經濟支柱的零售業、旅遊業、服務業、金融業以及房地產業等,齊受打擊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