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成人心臟停頓最常見的原因為心臟電流活動的問題「心室纖維性顫動」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VF),盡早進行肺復甦法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維持血液循環及盡早使用去顫器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 進行去顫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如果患者 人事不省 ...

    • 我們的服務

      急救單車服務 香香港緊急醫療服務團轄下之急救單車隊會派出 ...

    • 尋找附近的 AED

      「尋找附近的 AED」(FindAED) 去顫器資訊地圖為香港緊急醫 ...

    • CPR 是什麼?
    • AED 是什麼?
    • CPR + AED 步驟
    • AED 在哪裡?
    • AED 使用步驟
    • 使用 AED 後該做什麼?
    • 何時能停止急救行為?

    CPR 是「心肺復甦術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的英文簡寫,是種藉由壓胸按摩恢復患者的呼吸及血液循環,確保腦部維持正常功能的救命術。 發生溺水、心臟病、車禍、高血壓、觸電、氣體中毒、藥物中毒、異物堵塞呼吸道等意外或疾病時,患者的心跳與呼吸可能停止,若未立即處理,短短四分鐘內就會因腦部缺氧而受損,超過十分鐘將可能導致患者腦死,其心肺功能也將隨之喪失。 此外,從心跳停止那一刻開始計算,每過一分鐘,患者的存活率就會下降7%到10%,然而,如果在心跳停止時接受 CPR,每分鐘存活率下降的程度就會減半,患者因而有機會撐到專業醫護人員前來,避免遺憾發生。

    AED (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可以自動判斷特定的心律不整,並且給予去顫電擊,用來急救瀕臨猝死的病患。AED 並不會對偵測不到心律、心電圖呈水平直線的傷者作出電擊。 因為去顫器並非用電擊讓傷患者恢復心跳,而是使正在處於不正常搏動的心臟經由電流刺激來導正,並於電擊完後立刻配合 CPR 急救,來恢復正常的心跳和脈搏。由於電擊全程有語音與圖示指導,只要遵照指示便可正確使用,因此 AED 又被稱為「傻瓜電擊器」。

    口訣:叫叫壓電

    你也許聽過「叫叫 ABC」、「叫叫 CABD」或是「叫叫 ABCE」,但它們較適合專業人員使用,對一般民眾來說,現在有個更簡易的口訣:「叫叫壓電」,這個方法不必對患者施以人工呼吸,而最後的「電」字即是配合 AED 的電擊所做的急救。 1. 叫:呼叫以及拍肩確認患者意識 2. 叫:大聲呼救、撥打119、設法取得 AED 3. 壓:壓胸按摩 4. 電:使用 AED

    前置作業:確認現場環境安全

    為了讓急救順利進行,並保護患者與自己不受其餘外力傷害,你必須先確認現場環境是否安全。 舉例來說,在毒氣外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的場合,若沒有先將患者移至通風處,貿然施救只會讓自己也成為待救援的對象;如果患者倒在大馬路上,你也應設法先將患者移至安全處,或是以車輛為患者提供屏障,避免其他駕駛人的撞擊。

    叫:呼叫以及拍肩確認患者意識

    確認現場安全後,你可以呼叫患者、輕拍雙肩確認意識狀態。如果患者沒有回應、沒有移動肢體或產生任何表情變化、沒有發出任何聲音,就可以確定患者沒有意識。這就是口訣裡的第一個「叫」。

    既然 AED 如此重要,你該如何在茫茫人海中尋覓它的蹤跡呢?對此,政府於2013年公告,以下八種場所必須設置 AED,以方便民眾在第一時間內執行急救: 1. 交通要衝:機場、高鐵站、二等站以上之台鐵車站(全國共56站,如台北、中壢、彰化、楠梓、蘇澳、台東等)、捷運站、轉運站、高速公路服務區、港區旅客服務區。 2. 長距離交通工具:高鐵、座位數超過19人座且擁有空服人員之載客飛機、總噸位100噸以上或乘客超過150人之客船等交通工具。 3. 觀光旅遊地區:國家級風景特定區及直轄市、縣(市)政府主管之風景區、國家公園、森林遊樂區、開放觀光遊憩活動水庫、觀光遊樂業、文化園區、農場及其他等觀光旅遊性質地區。 4. 學校、大型集會場所或特殊機構:高中以上之學校、法院、立法院、議會、健身或運動中心、殯儀...

    AED 口訣:開貼插電

    「開貼插電」指的是使用 AED 時的步驟與注意事項:打開電源、貼上電極、將線頭插入電擊插孔、執行電擊。 使用 AED 時,你必須持續對患者施以壓胸按摩,要注意的是,進行到口訣中「插」與「電」兩階段時,須暫時停止壓胸按摩。原因為何,以下為你說明!

    開:打開電源

    使用 AED 的第一步即是打開電源,並遵行語音指示。此時另一位施救者應持續為患者實施壓胸按摩。

    貼:貼上電極貼片

    為了使電流能有效通過人體,你必須為患者貼上電極貼片,執行方法為拉開患者的衣服,依據機器或電極貼片上的圖示,將貼片貼在患者裸露的胸壁。一片貼在患者左邊乳頭下方偏外側處,另一片貼在患者右邊乳頭上方。 此時另一位施救者應持續為患者實施壓胸按摩。 以下為某些可能令電極貼片無法順利黏貼的狀況,或必須修改黏貼方式的時機。

    切記!急救不是「電」完就沒事了,你必須持續壓胸按摩,AED 每兩分鐘會自動執行一次心律分析,只有在此時可暫停壓胸動作。 經由反覆執行 CPR 與使用 AED,才可在救護人員抵達前盡可能提升患者存活率。

    最後,你也許會問:「我究竟要執行急救行為到何時呢?」 事實上,如果現場滿足以下條件之一,你可以考慮終止急救行為,否則應盡量持續施作,不要中斷。 1. 患者恢復正常呼吸或心跳,或是開始有動作反應。 2. 醫護人員抵達現場接手,將患者送往醫院。 3. 將患者轉交其他有能力施行急救的人。 在台灣,若是為他人施行急救,一般民眾適用《刑法》、《民法》、《緊急醫療救護法》等法規中規範之緊急避難免責原則,只要在急救過程中依循正確方式救助他人,就能免於法律究責。 文:陳釗偉 / 編輯:林恆毅 / 圖:Daco Reference: 衛生福利部、內政部消防署、公共場所 AED 急救資訊網

  2. 肺復甦術 (英語: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 縮寫 : CPR )是一种救助 搏骤停 病患的急救措施,通过人工保持脑功能直到自然呼吸和血液循环恢复 [1] 。 肺復甦術並非單一的技術,它包含了一系列的評估及行動。 另外,肺復甦術的步驟可能需要根據不同的心跳停止之病因而有所變通。 George Crile在1903年,報告了第一次在狗模型中成功使用外部胸部按。 次年,他報告了美國第一例人體閉胸臟按摩病例。 1906年,他展示了輸註生理鹽水和腎上腺素,結合胸部按,如何成功地使臟驟停的患者復甦。 因此在1949年,若遇到需急救的人,他們只會做胸法,當時沒有呼吸給氧的技術。

  3. 這些重點提要總結「2020 年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 肺復甦 (CPR) 與緊急心臟照護 (ECC ) 準則」中的重要問題與更動。. 「2020 年準則」是 AHA 針對成人、小兒、新生兒急救準則、肺復甦教育科學以及照護系統等主題推出的綜合修訂版。. 該等準則的編撰目的在於 ...

  4. 自2010年起,國際復蘇協調委員會(International Liaison Committee on Resuscitation)因應維持血液循環在心肺復蘇的重要性,將沿用多年的肺復蘇法口號“ABC”,改為“CAB”,讓肺復蘇法由心外壓開始做起,希望加強病患者的存活率。

  5. 心肺復甦術 (英語: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 縮寫CPR是一種救助 心搏驟停 病患的急救措施,通過人工保持腦功能直到自然呼吸和血液循環恢復 [1] 。 心肺復甦術並非單一的技術,它包含了一系列的評估及行動。 另外,心肺復甦術的步驟可能需要根據不同的心跳停止之病因而有所變通。 George Crile在1903年,報告了第一次在狗模型中成功使用外部胸部按壓。 次年,他報告了美國第一例人體閉胸心臟按摩病例。 1906年,他展示了輸註生理鹽水和腎上腺素,結合胸部按壓,如何成功地使心臟驟停的患者復甦。 因此在1949年,若遇到需急救的人,他們只會做胸外按壓法,當時沒有呼吸給氧的技術。

  6. 心肺復甦術就是簡稱的CPR(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當傷者呼吸停止及脈搏消失時,同時使用人工呼吸及胸部按壓來進行急救的技術。 認識心臟、瞭解呼吸作用與血液循環對人體功能的重要性是必要的。 心臟分為左右心房及左右心室,由右心房將血液經右心室壓出,再由肺動脈送至肺泡經由透析作用取得含氧血液,再經由肺靜脈送入左心房回到左心室壓出,經大動脈輸送至全身,以維持組織細胞之生機功能,其中以心臟與腦細胞對氧需要尤甚。 C . 空氣中含百分之二十一之氧氣,經由人體呼吸後之空氣成分經化驗分析,氧氣濃度降低為百分之十七,二氧化碳佔了百分之四,讓我們瞭解經由正常呼吸所呼出的氣體中氧的份量仍足夠供應我們正常所需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