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HKJCDPRI is based at the HKAM, and partners with CCOUC, HKU and Harvard. We focus on the need for competencies on knowledge, skills as well as attitude to reduce disaster loss and suffering. Join us in our training and exchange activities to build a community of practice in disaster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2. 十二月既是一之中最後一個月,亦是冬節和聖誕節的時間,佳節適逢疫情的新一波,我們應該如何在疫情中照顧自己的心靈健康呢? 或者,我們可以藉著2020最後的一個月,在需要保持社交距離的日子裡,珍惜獨處的時間,好好聆聽自己的心聲,梳理一下自己的感受。

  3. 2021年4月8日 · 陳婉玲 20212月25日 疫情已持續逾,市民也儘量減少外出,你是否以為絕大部份的義工都暫停義務工作? 義務工作是指任何人士志願貢獻其個人時間及精神,不為任何回報,無償為改善社會或幫助有需要人士而提供的服務。根據香港超過四千間服務機構的紀錄,2019義工服務時數共錄得超過2,264萬 ...

  4. 不經不覺2020已經來到最後一個月,我們已經與疫情共處了整整一,回想我們由年初忙著搜羅各式各樣的防疫用品而奔波,到現在我們慢慢適應各式各樣的防疫措施。事實上,我們所有人都見證著這場百年一遇的疫症如何影響世界每一個人。Read More

  5. 「百年一遇的災害」,近年在香港及世界各地都有發生;可是過半港人面對災難時仍然缺乏準備,這將大大削弱社區應對災害的能力。 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 (下稱教研中心) 委託香港民意研究所於201810月、20196月及2020一月進行了三次民意調查,三次的調查均經隨機抽樣電話訪問了 ...

  6. www.hkjcdpri.org.hk › flipbook › commemorative_bookletHKJCDPRI commemorative booklet

    HKJCDPRI commemorative booklet

  7. 2021年1月20日 · 經歷整整一的抗疫,相信大家都期待著疫情過去,希望能早日回復從前的生活模式。 臨床心理學家陳燕妮女士(Jenny)則認為我們需要作好心理準備適應疫情後的「新常態」,我們的生活模式可能會有長遠的改變,例如:我們的工作、學習、社交和消費模式可能從此不再一樣。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