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義的內涵:第一「忠」. 「義」的內涵第一點、為「忠」:忠者,中者黄中通理,以誠為心,忠誠竭誠為道,為下克忠,事上竭誠。. 對人要拿出誠意。. 對人講話不能夠沒有誠意,對他人說話不夠誠意、不夠真心,就是不義。. 生活中少了義,自然也失去忠。. 一 ...

  2. 消文98 98頁4行98頁末行. 皈依三寶. 第二、習近後世安樂方便分二:. ① 趣入聖教最勝之門淨修歸依,. ② 一切善樂所有根本發深忍信。. 庚二 依止成辦後世安樂的方法:. 「依止成辦後世安樂的方法」分二:. ① 由修習皈依趣入聖教之門。. ② 發起為一切現前 ...

  3. 《入行論》中精進的修法有三種特點: ① 易理解,即詞句容易理解; ② 便於修,指所說法義容易憶念受持; ③ 最圓滿,即修習的方法最為完善。 本論主要按寂天菩薩的教授宣說引生精進的方便,此外雖也引用了其他論典,但都是作為前者的補充。 此中分四: ① 捨離障礙精進違緣; ② 修積順緣護助資糧; ③ 依上二緣發勤精進; ④ 由此身心堪能之理。 這四支的次第是決定的,即先修前兩支——捨離障緣、修積順緣,依此而正發精進是第三支,由修精進而身心堪能是第四支。 日常發師開示. 一開始,要先把障礙拿掉,然後積順緣,做到這兩點之後,再根據這個去策發精進,有這樣的精進,就能夠成就我們要的一切事情。 現在依次說明:第一、先捨離障礙,也就是去除違緣。

  4. 消文 33 P30 L7 – P31 L1 荷負尊重一切事擔者,如大地心。謂負一切擔,悉無懈怠。如博朵瓦教示慬哦瓦諸徒眾云:「汝能值遇如此菩薩,我之知識,如教奉行,實屬大福,今後莫覺如擔,當為莊嚴」。 第三是大地心,要擔負起善知識一切事業重擔。

  5. 2021年2月5日 · 第二,顯示其苦理應忍受分三: ① 思惟苦之功德; ② 思惟能忍眾苦難行之功德; ③ 從微漸修無難之理。. 「說明理應安然受苦」分三:① 思維苦的功德。. ② 思維能忍受痛苦難行的功德。. ③ 能從小苦著手逐步修習便不難忍受痛苦。. 對於“理應忍受”的 ...

  6. 2009年4月5日 · 對主子忠誠還是盡公民義務?— 高等法院一則不當解雇判決的省思 員工為公益而揭弊卻被解雇法院也認為這樣的行為違反了員工的忠誠義務」。您認為呢除了對老闆忠誠的義務以外人民有沒有做公民的職責呢

  7. 己一、總示親近意樂. 華嚴經說,以九種心,親近承事諸善知識,能攝一切親近意樂所有扼要。. 即彼九心攝之為四。. 《華嚴經》中說,要以九種心 (孝子心、金剛心、大地心、輪圍山心、世間僕役心、除穢人心、乘心、犬心、船心) 來親近承事善知識,而這九種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