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9月3日 · 作者: Esor Huang 9月 03, 2017. 閱讀到 TIME 的一篇文章:「 6 Secrets to a Happier Life 」(快樂生活的六個秘密),這篇文章來自於 TIME 2016 年年初出版的一本專刊「 快樂的科學 」。. 其實讀完後會發現從頭到尾「只有一個關鍵秘密」,不過無論是 6 個還是 1 個,我最近 ...

  2. 2018年5月30日 · 這個策略的關鍵目標是在每一個時間做出有意識的選擇練習把各種時間轉換成對我來說快樂有成就感的事件。 「記錄優質時間」和之前我也採用過的「 記錄工時 」、記錄「 番茄鐘時間 」有何不同呢? 不是之前的方法無效,無論是記錄工時,或是追蹤番茄鐘時間,都是很好的提昇工作效率的方式,可以很明確的提醒問題、修正方法、獎勵自己,並提高完成工作的專心程度。 下圖是我在 2016 年時的一整年記錄,那時候我只記錄自己花在工作上(包含正職工作、演講課程、撰寫文章)的時間,總時數 2448 小時,一整年平均下來一天有將近七個小時專注在某件工作上(這還是把假日都算進來)。 不過, 對我來說還有幾個缺憾 : 每天還是有大量時間可能被無意識的浪費。 沒有關注到我在假日、回家、休閒時的時間利用。

    • 一,不知道怎麼樣的成果是滿足?設定好階段性成果
    • 二,不知道在這裡停止好不好?建立長期目標規劃
    • 三,沒有可替代的目標?設計更多可獲得滿足感的目標
    • 小結
    今天看臉書的階段性成果是要收集一篇對工作或生活有啟發的文章到 Evernote。
    今天撰寫部落格文章的階段性成果是要分析好 A 問題的解決大綱。
    連續假期想和老婆一起追劇,先設定好每天看兩集,剛好假期結束後看完全劇。這樣就不會某一天瘋狂追劇(而且看完還想再看其他的)而犧牲可能其他重要的家人時間。
    要在三個月後寫完一本書,設定好每個禮拜寫完三篇文章,三個月後就是全書需要的將近40篇文章數量。於是每個禮拜都還能時間安心的去完成其他工作與生活任務。
    一個工作卡關但還是想一直做下去,不如選擇其他對自己也很重要的目標,切換任務,轉換心情,也同時推進不同的價值。
    工作遇到挫折卻一直鑽牛角尖,不如切換到其他重要目標,讓自己在其他地方找回成就感。
    為今天的任務設定好階段性成果。
    做好長期的進度規劃,知道今天完成到哪個進度就好。
    為自己準備可以替換的好的選擇。
  3. 2018年2月12日 · 如果你跟我一樣是上班族,或許早上已經開始面對一些工作上的難題,並且聚精會神處理了好幾個小時,只是有些環節還無法打通。 而早上到現在待在辦公室裡好幾個小時,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開始疲乏,缺乏新的刺激。 這時候,問題可能就在「太專心」以及「缺乏新意」。 這時,中午到了,或許有 30 分鐘到 60 分鐘的休息時間,正是可以創造「分心節律」和「新意節律」的時刻,來幫自己的大腦打通早上糾結的難題。 中午離開辦公室,到外面快步走路 30-60 分鐘,正是想通早上遇到的難題的最佳時刻。 在外面的新鮮環境裡,透過快步走路帶來的刺激,讓身心進入更舒暢的狀態,創造「新意節律」。 搭配變換一些散步路線,讓不同的人事物風景給我們更多擴散性地思考,帶來「分心節律」。 你可能一開始會覺得:「工作已經很忙?

  4. 2020年11月11日 · 在 YouTube 上的影片。 因為我是訂閱 YouTube Premium 付費版本 ,所以播放影片時不會有廣告干擾。 另外如果只是想要 YouTube Music 當作背景音樂也沒問題, YouTube Music 上的音樂基本上也都有 YouTube 影片版本,只要將影片網址插入即可。 插入影片後,除了可以調整影片的播放位置、大小位,右方的「格式選項」,可以設定三種播放影片的模式: 點擊時:按下簡報(筆)下一頁,就會開始播放影片。 自動:進入簡報這一頁,就會開始播放影片。 手動:必須用滑鼠按下影片播放按鈕,才會開始播放。 「點擊時」會是一個比較常用的選項,進入簡報這一頁時,先不播放,等到講解到重點時,按下簡報筆下一頁,影片才開始播放。 不過,我自己的需求又更加複雜一點點。

  5. 2018年10月24日 · 1. 不要趕,保持每天自己的作息儀式. 不一定每個人都要 早起 ,但如果早上起床後只剩下時間洗臉刷牙、快速吃點東西就要衝出門上班,起床後立刻就進入緊張的心情,然後開始迎接上班一整天的混亂與意外,那麼生活也容易總是在亂了節奏的步調中度過。 相對的,如果日常中養成自己一些固定的作息儀式,或許是早上上班前去晨跑一下,或許是中午休息時走路逛公園幾圈,這樣「只屬於我們自己的特別時刻」,可以用來調整日常的節奏。 最重要的是,讓自己在從容的節奏下,去迎接各種會讓人心情緊張的挑戰。 2018 年,我為自己養成了 晨跑的習慣 ,去年開始養成中午去 散步的習慣 ,這些日常的儀式,確實可以幫助我用相對穩定、有自信的心情,帶著相對清晰的頭腦,去迎接接下來日常可能的瘋狂。 2.

  6. 2018年9月7日 · 電腦玩物站長 Esor (異塵行者),在電腦玩物上的文章有別於單純的軟體和服務介紹,而是更強調軟體和服務背後的數位工作思維及方法,並說明實際應用後帶來的生活改變。著有《電腦玩物站長的筆記思考術》、《大腦減壓的子彈筆記術:用Evernote打造快狠準系統》、《比別人快一步的Google工作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