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4月28日 · 子女長大後搬出自住看似平常,惟並非所有父母都會坦然接受,若溝通不當更恐造成大家心病。台灣一名30歲男網民因想獨立而搬出自住,其母無法接受,一直以連環致電、訊息轟炸等方式尋找兒子,而且每次都大吵大鬧,令

  2. 如果浸淫在情緒之中,糾結不清,如墮五里迷霧,又如何能找到出路呢?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陳靜茹 一子之母,現職中醫師。

  3. 「正面啲啦!」真係幫到情緒 病人? 生活副刊 發佈時間: 2018/08/22 一周內接連有兩個我非常欣賞的人離世,令我非常惋惜。一位是身心靈界治療師Shirley Kuo急病去世,另一位是創作歌手盧凱彤。我曾看過Ellen的現場表演,感受到她是用靈魂在唱歌啊!後來 ...

  4. 2022年7月21日 · 面對至親離世,難免令人傷痛,早前便有婦人因丈夫猝死,難忍哀傷而輕生的悲劇。有精神科專科醫生指出,常人面對喪親哀傷多數會持續半年,期間縱有失眠、茶飯不思亦屬正常。惟當哀慟一直不消退,持續有抑鬱、幻覺及自

  5.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2020年設計「五感寶盒」,以35個生活化的認知遊戲,刺激患者五感,讓照顧者可在家中訓練患者。而女青與理大為期2年研究發現,多感官認知遊戲有助延緩腦退化和改善患者情緒問題等,未來將推共37個遊戲和提供更多工具的「五感寶盒2.

  6. 與信任的家人或朋友,適當地表達自己的擔憂、沮喪,甚至恐懼,可有助紓緩心理的壓力,跳出偏執的框框。 當然,若身邊的人持之以恒的給予患者關心、體諒支持與鼓勵,對偏執者的心理狀況有一定幫助。 這也是為甚麼基金會推出患者支援服務,透過情緒支援、資訊交流、分享經歷和應付策略,都可以協助姐妹門增強對抗疾病的信心,並在大家互相支持的氣氛中獲得鼓勵,並令壓力得到適當的釋放。 生活本身就是一種學問;而患病亦不等於世界末日。 只要我們開放自己,不要因病而讓情緒控制自己,每天的生活一樣可以輕鬆自在、豐富精采! (本欄逢二刊登) 撰文: 霍何綺華 香港乳癌基金會主席 欄名: 乳過天晴. 最新文章. 容祖兒演唱會搬上大銀幕與粉絲重溫 自嘲:票房毒藥都可以戲院Full House.

  7. 2023年6月4日 · 鑽石山荷里活廣場上五發生持刀謀殺案,2名女子重傷不治,一名有精神病紀錄的男子被捕。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林一星今早直言,目前本港有精神健康服務,但仍有是次慘劇發生,質疑只按現行制度但不增加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