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醫生: 結直腸外科副教授潘冬松醫生. 撰文: 陳秀清. ‘ Even if I knew that tomorrow the world would go to pieces, I would still plant my apple tree.’. 就算知道世界明天便會終結,還是會栽種我的蘋果樹。. Martin Luther King. 馬丁‧路德‧金. 由1到0,從有歸於無,就此一瞬 ...

  2. 早期徵狀包括食慾不振、氣喘、咳嗽、體重驟降等,較易為患者忽略,到後期出現較嚴重徵狀包括咳血、胸口或上背疼痛、持續乾咳等,屆時才求診,病情或已發展至較難治理地步。

  3. 曾健強醫生. 撰文: 陳秀清. 再圓滿規劃,或許也敵不過人生無數意外。. 今年2月,得悉恩師心臟科名醫潘昭安醫生猝逝,生前診所正待接手,經引薦與潘太取得聯絡後,自畢業後一直留守公營、當時還在靜待將軍澳醫院心導管室上軌道,暫無私人執業打算 ...

  4. 「當時班上大都是十多歲的新移民小朋友,見到我都好奇地問:『叔叔怎麼也來讀這班? 』我感到很尷尬,不知該如何回答。 拿着地圖,帶着公事包,他邊問邊走,逐個診所上門推銷,走遍港九新界及離島各地。

  5. 2015年12月號. 醫生: 陳亦立醫生. 撰文: 陳秀清. 從2013年成為間選議員,踏足澳門政壇開始,陳亦立醫生大概不會天真地以為政界是「為民發聲,監督政府」平台如此簡單。 幾百個腦袋造就幾百種思維,政治從來就不好駕馭。 只是他從沒料到,單純為捍衛整體利益發言,也會因觸動個別反對人士敏感神經,令自己陷入左右兩難困局。 「單是提出 (醫療人員)專業認證,主張15個醫療範疇專業人員也要一視同仁參加考試,已令不少護理界朋友對有意見。 2013年,《處理醫療事故爭議法律制度》法案討論得如火如荼,立法會全體會議中,他就法案發表意見,以一宗院方賠償95萬,醫生緩刑2年零3個月醫療事故案例,表達非蓄意醫療失誤,不應判以刑責。 未料卻因言論惹火,又引發風波。

  6. 2014年05月號. 醫生: 香港強脊會主席林韋雄先生 及 資深護師郭雪琪小姐. 撰文: 陳秀清. 大家好! 叫 林韋雄 ,是 香港強脊會主席 ,也是一名強直性脊椎炎患者,很多人也喜歡叫Uncle Lam。 自86、87年確診,這個病已跟隨近30年了,喜歡當它是「朋友」。 這個朋友其實自出娘胎已在,只不過當時大家對它不是太認識,它不時也會欺負也不知道它為何會這樣。 只知道它一出手,那天早上關節便會僵硬如被膠黏著,要下床最少也要掙扎10多分鐘,甚至有時個多兩個小時也無法郁動。 疑是坐骨神經痛. 從一個家庭醫生口中,第一次認識這個病。 以前很多人也懷疑是坐骨神經痛,也以為是。 是這個醫生寫轉介信給去伊利沙伯醫院骨科求診

  7. 「作為一個醫生,一生能醫到多少個病人? 就算是肝癌權威、專家,一天又可做到多少個手術? 其實真能幫到人很少。 如果真想幫助病人,就要發明一些東西,令全世界其他人也能應用,那就是為何喜歡做研究,而基金會作為一個平台,也能幫助到更多香港肝癌病人。 他慨歎,肝癌患者普遍面對遲診斷、對肝癌缺乏認知、治療成本高昂難題。 「我們診斷到乙肝肝癌個案中,有2/3早知道有乙肝但從沒接受檢查,發現時已是晚期,存活率平均少於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