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8年6月1日 · 我也在想,不論是以哪一種方法處理過的血管,都可能會永遠維持在正常狀態:只要抑制因子夠強,正常血管就會被破壞;如果腫瘤能製造不同的刺激因子,像是可以模擬許多VEGF作用的鹼性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bFGF),血管也可能再度變得正常。

  2. 社會心理學家塔夫里斯(Carol Tavris)與阿隆森(Elliot Aronson)於2007年發表的著作《有人犯了錯(但是我)》中列舉了數以千計的實驗,顯示人們為了降低認知失調會如何粉飾事實來符合既定觀念。

  3. 那麼我們要如何分辨真正與不實的資訊呢?好比超脫合唱團主唱戈特柯本用槍射擊腦部自殺(這是真的嗎?)身亡前不久,嘶吼出的彆腳歌詞:「他們會因為是偏執狂,就麻煩。

  4. 若落入黑洞中,還是會死;儘管能活著出來,所蘊涵的能量終究還是可以逃離。 這個結論對於想從黑洞擷取能量的人來說是好消息:能量可以逃離黑洞!

  5. 《科學人》雜誌 六大服務,全面啟動

  6. 水錶記錄顯示,有人在命案當晚凌晨1~3點用了約530公升水。 調查人員相信貝茲洗了超久的澡,反倒認為他用水沖洗了庭院、湮滅證據。 當然,亞馬遜可能會在法律上陷入困境。

  7. 麥金泰跟我說,想像一下,有一本書以環氧樹脂固定成塑膠塊,「書頁將永遠能翻開;但如果能證明環氧樹脂並沒有溶解書中的油墨,而且顯示書中所有文字都還存在……那麼可能可以小心地把書一頁頁拆開、掃瞄所有頁面、重新印刷其中文字,最後裝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