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6日 · 稅局規定,假如在有關課稅年度內,納稅人的子女未婚兼符合下列其中一項條件,便可申請子女免稅額: 未滿18歲; 年滿18歲但未滿25歲,並在大學、學校或其他類似的教育機構接受全日制教育;

  2. 2024年3月8日 · 經濟蕭條、失業潮流,美國大批年輕人開始與父母同住,以此節省開銷,於此同時,近半數父母表示自己因支持子女「啃老」,導致個人財務受損。 也許,是時候該斬斷「經濟臍帶」了。 專家給出了5個劃分父母與子女財務界限的方法——這也許會帶來陣痛,但放手是讓子女獨立行走的第一步。 三分之一年輕人與父母同住 絕大多數自覺滿意.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最新的報告顯示,18~34歲的年輕人中,大約三分之一依然與父母同住,「大多數(64%)的年輕人表示,這種生活方式改善了他們的個人財務狀況。

  3. 2024年4月30日 · 培養接班人的四大方法. 全球而言,富裕家庭培養下一代接班人的主要方法是讓其: 參與慈善事業(39%) 在家族企業外的公司工作(38%) 投資初創公司(36%) 在家族企業工作(32%) 美國的家族辦公室最有可能讓年輕一代參與慈善事業(44%),以此為切入點,幫助他們為承擔更大的責任做好準備。 其次是在與家族相關的企業之外工作(35%),再次是投資初創企業(34%) 其他國家家族辦公室略有不同,前三種方法是讓下一代在家族企業工作(54%)、到家族企業以外的公司工作(50%)、投資初創企業(22%) 點擊圖片放大. 相關文章: 富豪留下神秘遺囑 100年後才可領遺產 2萬件古錢幣 如今價值5.6億元.

  4. 2024年4月8日 · 從觀察父母怎樣看待金錢,我們就會有意識地,或者不知不覺間把所觀察到的潛移默化,養成習慣。 Michelle Howell表示:我們父母的消費或儲蓄習慣、是否遵守社會規範和獨特理財行為都會塑造我們日後生活中的理財觀念和行為。 點擊圖片放大. 半數港人力拒繼承理財惡習. 有趣的是,成年港人之間也存在分歧。 約有一半的人積極地試圖抵制父母的壞習慣,而56%的受訪者表示會積極嘗試接受父母的良好理財習慣。 74%的受訪者表示,自己的父母從小就教授自己理財之道——這些在兒時就被教導如何理財的人在日後生活中,自覺財務安全的可能性比常人高出1.4倍。 點擊圖片放大. 逾7成重視子女理財教育 最識這8大理財法. 調查總結了 港人父母最常傳授的8大理財經驗 : 制定儲蓄計畫(57%) 格價(54%)

  5. 2020年5月8日 · 前新加坡航空空姐蔡欣穎(Jamie Chua)邂逅印尼富商Nurdian Cuaca後閃婚,婚後育有一對子女。 二人於結婚15年後離婚, Jamie離婚後每月獲多達45萬新加坡元(約259萬港元)贍養費,創辦美容及護膚品等品牌,在社交平台擁有逾100萬名粉絲,更因熱愛收藏Hermès ...

  6. 2024年5月15日 · 至於子女學費,Kravietz提醒並不一定單由你和伴侶獨力承擔,你父母也可能願意資助孫兒的學業,減輕你們的供款負擔。 但他強調,不要假設你和伴侶必須支付一定比例或數額的學費,同樣不必假設父母負責的部份多少,而是要兩代人之間協調,共同制定策略。

  7. 2024年2月16日 · 正如文章開首所說,男女談婚論嫁就會變成兩個家庭的事,除了對方家長的意願,準新人作為子女,亦應事先分工合作,好好了解自己父母的意願,溝通好各自心目中的禮金「底價」,免得雙方坐下來商討時,才發現各自的期望有天淵之別。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