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搬屋服務費用 相關

    廣告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2年5月6日 · 不少網民分享交還公程序,交樓前房署人員會上門查看需還原項目,並會提供價目表及報價,一般來說可由住戶自行處理,或者付費由房署還原。 由於自行找裝修師傅還原可能「有手尾跟」,不少人建議交由房署處理,尤其廚房門因為有防火要求,一般不能擅自改動,改動過還原收費都較貴,「畀錢一定平過你自己還原」、「大把人一攞到屋除咗牆,大門之外咩都爆晒」,其中廚房門、廚所門、大門等所有「門」基本上都要還原。 又例如舊式公有大鐵窗,如住戶拆掉收費會很貴,「有啲邨大門係幾千」。 有人笑言新公入伙會見到大量門及鋅盆被遺棄,「都係好壯觀」,關於還完收費事宜其實可向所屬邨辦事處查詢,他們有還原價目表,各邨收不一,故網民提出的價錢只能作參考。 網民分享公還原價目表供參考:

    • 入伙簡介會 無標籤建立關係
    • 讓街坊發聲
    • 房社合作 倡入伙支援恆常化

    一個新社區的誕生,鄰里網絡是靈魂所在。由哪裏開始認識最好?以天水圍經驗發現,入伙簡介會是理想的切入點,「那是最無標籤的形式接觸社工」吳家駒說。由房署主理的入伙簡介會,會替居民辦理入伙手續、簽約、交租、睇樓、取鎖匙等,「我們與房署合作,讓入伙簡介會成為必經一站,讓社工介紹社區資訊、搬屋遇到的問題等。街坊亦會取得我們的聯絡電話。」劉慧琪指,在他們的個案中,大部分從未接觸過社會服務,入伙簡介會是首次認識社工的機會,最初都由借車仔搬物、參加社區導賞團等不同的社區活動開始,「希望透過不同平台,讓他們聚在一起,在不同的活動認識,互相幫助」。有需要的家庭會作進一步家訪,主動提供「駁腳」的服務轉介。

    社區營造,不止於解決家庭問題。街坊是新社區的用家,住進後自然會發現社區設施甚至規劃的問題。最近社工隊與居民辦了一次簽名運動,爭取中銀在邨內的櫃員機旁加設打簿機,因為區內許多長者需要每月打簿看生果金有否過戶,要他們步行半小時到鄰邨打簿,街坊認為難以接受。「我們做了簽名運動,下一步會跟街坊傾那些簽名應交到哪裡。」劉慧琪說,不同的街坊有不同強項,有的特別關心社區規劃、有的關心福利政策,長遠希望發掘街坊的長處,協助他們為屋邨事務發聲。「社區營造若在開始時做得好,對他們往後的生活影響會很大。」

    吳家駒表示,從多條新屋邨入伙的經驗,都可見入伙支援對居民有很具體的幫助,「整個業界都好想政府將新屋邨支援變為恆常服務,可以按新屋邨的人口比例,每邨成立一隊約3至5人的社工隊。只首3年有服務太短,因要落地生根,再做工作幫助居民適應和轉介個案,若有5年為佳。」他表示,業界已透過不同的渠道與政府洽商,至今未有定案。 至於服務資源何來,他表示業界認為應來自社署或房署,「因為要解決的,有人的問題,也有屋的問題。若打不通房署的關口,不與屋邨管理去理順溝通,我們入屋探訪都有困難。」而「房社合作」,或許是可探索的第三方案。

  3. 2019年4月8日 · 據統計,單身、獨居者搬家一次的平均費用是42,980日元夫婦之家的費用平均一次為75,233日元,三口之家的費用平均在89,787日元。 而且一般針對單身人士,還會有優惠價格。

    • 也是我覺得最重要的,在預算範圍內,選你能夠得到的最高單價。我為了寫這篇內容,特意去查了一下,我住過的13套房子,當然現在都跟我沒關係了,除了兩套在城中村,沒什麼流動性,其他的,雖然都是二手房,平均房齡超過10年,還有20多年的,但幾乎都翻了2倍甚至以上,而且越是接近決賽圈,當時買的平方單價越高,漲幅越驚人。
    • 不用看那麼多房,但一定要看樓王。選好地段,就可以去看房了!不管買還是租,光靠嚷嚷,喊兩嗓子肯定不行,必須要出門,親自去看,在現場感受。通常我會在目標地段快速圈出幾個在射程範圍內的小區。
    • 不會排列組合,那就用排除法。我不知道大家怎麼樣,至少我自己在前兩年,剛從宿舍搬出來,也沒住過幾套房子,對朝向、户型、物業這些術語雖然看得懂字面意思,但實際到底會遇到什麼情況,要怎麼排列組合,心裏是懵的。
    • 相比起裝修,物業重要很多。這樣一頓看房下來,擺在我們面前的,就是很多細節問題了。但挺不好意思的,我並沒有很多的心得。大部分情況下,選定小區之後,價格合適我就會出手了,連我爸媽都經常批評我無厘頭,每次買完房他們要擔心好一陣子。
  4. 2021年6月21日 · 「上屋,唔見一籮穀」,站在家庭財政方面,無論是租樓或買樓,在開支以及預算方面有甚麼需要注意? 租樓理財小貼士 租金不應成為家庭的重擔,一般來說,如果超過家庭收入的三成,便可能會影響其他生活開支。

  5. 2021年7月11日 · 調查又顯示,大約有41%受訪者將包括搬運傢俬、裝修單位及購買新傢俱的搬遷總額控制於5至15萬元之間,有35%人相關費用高達15至25萬元,更有10%高達25萬元以上,僅得12%人將費用控制於5萬元以下。 有49%及11%的受訪者為騰出搬遷費用,須分別向親友及財務公司借貸,亦有9%須向裝修公司申請分期還款,亦有29%人士動用積蓄,至今共有85%受訪者入公後,尚未還清之前的借貸,監察公福利規劃聯盟成員姚姝雯估計,以2至5人家庭作計算,平均需要不吃不喝,動用相等於8至10個月的家庭收入,才能還清該筆債務。 劏房戶:為慳錢徒步十六層樓梯螞蟻搬家.

  6. 2020年12月8日 · 香港房屋委員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今日(8日)公布石籬中轉房屋的遷置安排,預計的2022年12月清空中轉重建,房委會將為現時約330戶(約590人)提供「提前配計劃」,居民可提早一年上公;而未能能獲派公的居民,將獲安置入住屯門寶田中轉房屋。 而所有符合資格的受影響住戶,將能按住戶人數獲發為數10,270元至30,600元不等的「住戶搬遷津貼」,以協助他們支付部分搬遷費用。 葵青區區議員林紹輝歡迎有關安排,「千幾個單位,但係得300幾戶,其實居民都心裏有數」。 他期望有關當局把握石籬中轉房屋重建的機遇,重建及改善區內環境,尤其增加康體設施比例,包括興建中央公園、改善天橋接駁以及增加車位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