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3月21日 · 到第三階段,就會盡量放寬限制,但仍會繼續執行安心出行和疫苗通行證的措施,維持口罩令和限聚令。 林鄭月娥指,現時專家表示疫情高峰期已過,現時稍為安心,疫情稍為遏止,而且香港疫情有稍為下降的趨勢。

  2. 2022年4月13日 · 林鄭月娥透露,明日將公布放寬社交距離措施,但她指出放寬措施會有風險,陽性個案或會增加,呼籲市民仍要遵守防疫措施,未打針的或可接接第2、3針的市民,應盡快接種疫苗。 林鄭月娥又透露,之後或要求市民進行較高風險社交活動前,要進行快測,詳情於明日的抗疫記者會上公布。 她又說,絕大部社交距離措施會逐步放寬,但戴口罩、限聚令等仍會維持。 【TOPick診症室】染疫後出現腦霧、濕疹? 中醫拆解治療及調理時間. 《香港經濟日報》TOPick新聞「第三屆全港小學生中文作文大賽」 立即參加: https://bit.ly/3CrwGul. 政府派發電子消費券 一文看清最新商場商戶優惠: https://bit.ly/3xdMkJc.

  3. 2020年9月9日 · 【防疫措施】周五起限聚令放寬至4人 一文看清第三階段放寬措施. 政府昨日(8日)宣布,周五(11日)起限聚令可由2人放寬至4人,而食肆亦可4人一枱。 陳肇始指,疫情漸趨穩定,惟社區上仍有3成源頭不明個案,因此不能同一時間放寬所有措施,而要逐步、有系統及分階段放寬。 她強調放寬措施的考量包括對市民的必要性及風險可控的尺度等。 若疫情繼續穩定,將分不同階段放寬,更透露下一階段的放寬場所或包括開放浴室、派對房間、泳池、夜店及卡拉OK等,但一切決定仍需視乎疫情發展。 她又指,放寬場所方面,政府最初先開放室外場所,因室外風險較室內活動低。 至於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昨透露主題公園及展覽活動有望下周恢復,陳則認為重開有有一定風險,因此必須規範入場人數、人流、人與人間距離的等。

  4. 2020年6月16日 · 本港抗疫已近5個月,有關限聚令、餐飲業務及表列處所的措施,即第599F章、599G章限制措施在6月18日再次屆滿,政府今日(16日)放寬限聚令措施,在6月19日星期五凌晨生效,不論室內外的公眾場所限制

  5. 2020年6月16日 · 新措施下放寬公眾場所聚集人數的上限,考慮最新公共風險後,不分室內或室外,所有公共場聚集人數放寬至50人,由6月19日凌晨零時生效,限制措施延長14天,不過豁免營業餐飲處所,容許舉行不同類型的宴會,例如婚宴。 獲豁免的處所,即看: https://bit.ly/2V4q4O3. 【新冠肺炎】北京切三文魚砧板驗出病毒 何栢良:水產未必是病毒的源頭. 而表列處所例如餐廳同桌也沒有人數限制,以及放寬現場表演以及活動,不過酒吧、酒館高風險處所有限制,只可以8人同枱,而健身中心、遊戲機中心等則放寬至16人,不過以上的放寬不論是食肆或者酒吧,枱與枱之間都要保持1.5米距離同量度體溫,仍需要暫停開放蒸氣浴以及浴室等。 【新冠肺炎】本港今日沒有新增本地確診個案 下午不設疫情記者會.

  6. 2020年8月27日 · 政府將刊憲明日(28日)凌晨起逐步有序放寬社交距離措施,為期7天,直至9月3日。 當中包括食肆延長晚市堂食至晚上9時;電影院、美容院及部份涉及較少身體接觸活動的戶外運動場所等可重開;在《郊野公園條例》界定的郊野公園及特別地區內的戶外公眾地方,可獲豁免,毋須戴口罩。 【限聚令】許樹昌稱新措施為折衷方法 倡食肆分開人手處理收枱及上菜. 食物及衞生局發言人指,政府會在疫情受控的前提下,按最新疫情發展及風險評估,以有系統的方式逐步和有序地分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以重啟社交及經濟活動。 餐飲業務方面:

  7. 2020年9月11日 · 港府今日起放寬限聚令。 (梁偉榮攝) 有鑑於本港疫情轉趨穩定,政府宣布今日(11日)起放寬多項防疫措施,了解更多有關放寬防疫措施,詳情即睇: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