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3日 · 日本近日接連發生地震天災及撞機事故市民關注旅遊保險的保障問題因極端情況而中斷旅程如何索償? 香港保險業聯會表示,市面上旅遊保險大多覆蓋這些意外保障。 應先向營運商索取退款 不獲退還才索償. 保聯提醒,旅客應先向營運商(包括航空公司、酒店等)索取退款,其餘不獲退還的款項,可向旅遊保險索償。 但凡 投保前已存在 的病患或狀況,包括天氣狀況(如颱風)及自然災害(如地震)等,都屬於旅遊保險的 不保 事項。 因此,在地震/事故 發生後才購買 旅遊保險,即使目的地是災區/受影響地方,亦 不會受到保障 。 地震.

  2. Oliver Wyman預測,中國內地消費者對國內旅遊的偏好意味著境外旅遊可能要到2025年年末才能全面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這比之前的預測推遲了半年。 Dudarenok預計,長遠來看,境外旅行目的地需要提升其旅遊體驗,以面對中國内地時尚、現代化酒店以及其他旅遊服務的競爭,「中國內地遊客並不容易被 ...

  3. 2024年4月5日 · 台灣花蓮日前經歷黎克特制7.2級地震由於當地是港人旅遊熱點不少人都擔心若取消行程或提早結束行程是否屬於旅遊保險的保障範圍由於地震當天日本沖繩也發出海嘯警報有兩班香港飛往沖繩的航班要折返而鄰近台灣的福建上海等地都有震感不少人關注若取消台灣以外地區的行程又會否受保? 香港保險業聯會(保聯)行政總監劉佩玲 接受本網查詢時指,關鍵在於旅程目的地是否政府指明的地震震區。 目前只有台灣屬於震區,如果因為擔心台灣地震,而取消台灣以外地區的行程,保險公司很難受理。 今次震央位於花蓮附近海域,劉佩玲指出,如果旅客想取消台灣其他地區的行程,例如台北、台中、高雄等,只要屬於台灣,旅遊保險一般都會涵蓋。 保聯又提供地震下保險保障的 3種情況︰. 取消旅程.

  4. 2023年11月30日 · 1. 投資於準備 而非預測. Housel建議要以加州預防地震的方式來看待風險加州已知將會發生一場大地震但不知道何時何地或有多大。 不過,當地已準備好應急人員,而建築物的設計能承受多年一遇的地震。 就如提出黑天鵝概念的思想家Nassim Taleb所説:「投資於準備而不是預測。 儘管不知道風險何時何地到來,但最好還是對「風險會到來」這件事抱有心理預期,這要好過完全依賴預測。 幾乎所有預測要麼是無稽之談,要麼是在說一些眾所周知的事。 預期和預測是兩個不同的東西,在⼀個你看不到風險的世界中,前者比後者更有價值。 2. 儲蓄額要往高估、負債量要往低估. 要認識到,如果你只為能預見的風險做好準備,那麼你將無法應對看不到的風險。

  5. 2020年6月14日 · 他斷斷續續在北海道生活了多年對於地震也有另一番體會:「香港幾乎沒有天災難怪香港人特別害怕地震火山爆發不過在日本生活後就要懂得與大自然共處愛護環境特別明白環保的重要性

  6. 全球富裕國家總共有2.7億「嬰兒潮世代(baby boomers)」,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1946至1964年出生的人,他們在經濟飛速增長的時代中長大,受惠長年利率下降、住房建設減少和收入強勁,整體而言

  7. 2019年8月30日 · 2019年安全城市指數的60個城市中最安全城市是東京隨後是排第2的新加坡第3的大阪香港則排第20位是排名最高的中國城市。 【延伸閱讀】: 日本移民人口不足2% 移居前先了解日本這個國家! 不過,智庫的董事總經理(Managing Director)Simon Baptist表示,由於香港的示威活動仍然多變,難以估計示威活動對指數評分有何影響。 他又指如果有持續對基建的攻擊,持續提升的政治不穩定性,內亂或警民關係無法修補的話,香港的有關評分很可能下降。 香港2017年排第9. 安全城市指數上次公布為2017年,當時本港排名第9。 但報告特別提到,由於報告的調查方式、檢視的方向,以及包括的城市均有不同,故新報告的排名與先前所做的報告排名,並無可比較性。 欄名 : 知多啲. 相關文章.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