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www.zhihu.com › topic › 20050391七步诗 - 知乎

    七步. 《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的一首诗。.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 《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 ...

  2. 《徐汝思詩集序》云:“盛唐之於詩也,其氣完,其聲鏗以平,其色麗以雅,其力沈而雄,其言融而無跡,故曰盛唐其則也。 今之操觚者,日嘵嘵然假元和、長慶之餘似而祖述之,氣則漓矣,意纖然露矣,歌之無聲也,目之無色也,按之無力也。

  3. 《军师联盟》中杨修在“月旦评”说:“天下第一流才情的人只有两个,那就是曹操和曹植。 即便如此,曹操还是认为,光写写诗,写写文章,是不能被称为有才的。

  4. (關於蘇詩分期,學界歷來有不同說法,不過「烏臺詩案」都是重要分野。詳參王水照〈 论苏轼创作的发展阶段--《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01期 〉)政治風波里的載浮載沉,複雜矛盾的人生感慨,種種情緒和態度都在詩文中交雜。

  5. 2021年10月28日 · 中国一直有诗歌评论,关于诗歌理论创作的总结和指导,从最早的《诗品》开始。 比如现代把陶渊明奉做一流,而梁代出品的《诗品》只放陶诗为中品,可见其严格。 (关于为什么陶诗是中品,又要讲到应璩,就不细说了) 这首唐诗,自然又有后世的人来品评。 比如司马光的品评就很有道理,很能解释你的疑惑。 你的疑惑觉得意境有大小,一个讲家国,一个讲草木,不搭,其实是搭的。 因为自古诗歌讲究“意在言外”,不要看他写的字是什么,要看写的字的意思是什么。 司马光的理解就是自此以后所有人的公认,“ 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 ” 无论是山河在,还是草木深,讲的都是一件事,打仗打到民不聊生。

  6. 没有曹植大力创作五言文人诗,五言的主流就还是乐府诗,就不会有陶渊明诗和谢灵运诗,不会有王孟李杜诗。 从文体发展的角度讲,后世几乎所有诗人的五言诗甚至包括许多拟乐府诗都继承发扬了曹植五言诗。

  7. 从两方面来评价老师的曲风. 首先 老师曲子的已经可以说是中国指弹圈里意境一流的 他的曲子能够给人一种共鸣感 加上独有的中国风指弹 给人的意境和感触会更加强烈 因为曹老师以前弹过电吉他 所以在很多曲子里有融合电吉他的技巧 当然他的blues也玩的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