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9月7日 · 就《前度》獨立而言,我今次的而且確感到失望,或許透過與《烈日當空》的對照,反而更清楚看到創作人在目前階段的局限來。. 《烈日當空》是群戲,一眾少男人人都可以看成為主角,所以在敘事上斷裂片段式的交代,其實邏輯上合情理,而且可以提供如 ...

  2. 2012年8月26日 · 繼8月25日「 電影的一代:《中國學生周報》與60年代 」座談會、9月1日 《60風尚──中國學生周報影評十年》新書發佈會 後,第三場有關《60風尚─中國學生周報影評十年》的新書活動。. 《中國學生周報》是60年代文藝青年的啟蒙讀物,也是一眾青年 ...

  3. 2007年1月21日 · 始於聖誕,終於聖誕,表面升平的城市,每個人都懷著不為人知的痛苦。. 《傷城》的主題、結構都遠比《無間道》簡單,單看故事,有如電視情節——復仇不果而自殺的倫理傷感故事。. 但細心的觀眾大概不會捉錯用神:電影開展未幾,兇手便現形,要 ...

  4. 2017年6月22日 · 半邊人》可以說是香港電影史上的傳奇作品。 這部電影源自一個電影人的死亡,台灣出生的戈武在香港尋找拍片的機會,卻因為醫療意外,壯志未酬英年早逝。 方育平是戈武電影公司的同事,想拍一部紀念他的作品。 在找演員的過程中,他發現了上過戈武課的賣魚少女許素瑩,結果被她的生活所吸引,其後不知用什麼方法說服了許家父母兄弟姐妹多人粉墨登場,拍下了大量上世紀八十年代街市和屋邨生活的紀實影像。 《半邊人》文青生活速寫. 另一邊廂,方育平又把戈武的朋友,當時正在美國大學教電腦的王正方找來,先是寫劇本,然後對方也變成戲中人,演男主角。 這對男、女主角(王正方及許素瑩),後來都成為了八十年代的文化神話。

  5. 2008年10月1日 · 主體對鬼怪的反應──敬而遠之,甚至邀請高人降伏之,無論是對應被「他者」倒撞回來抑或把「他者」收攝進來,都是某種主體工程。. 道德從來是對主體的規範,以應然代替實然的造作,這些規範和代替真實的工作,其至以自律(也便是自定規律,而非因遇 ...

  6. 2007年10月10日 · 導演:姜文. 編劇:姜文、述平、過士行. 演員:周韻、房祖名、黃秋生、姜文、陳沖、孔維. 1. 看過姜文的《太陽照常升起》的第一個感覺是:像讀一篇殘雪的小說。. 殘雪的小說如《黃泥街》、《山上的小屋》等都運用了大量的意象,許多時候意象的並置並不 ...

  7. 2003年11月3日 · 作者 賓尼 2003-11-03. 導演:爾冬陞. 編劇:方晴、阮世生. 演員:張柏芝、劉青雲、古天樂、原島大地、秦沛、鮑起靜. 從九十年代的《新不了情》到現在的《忘不了》,這十多年的時間裡,香港現實民生環境的轉變,不但令導演爾冬陞對微觀的香港人與事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