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您或許曾在Instagram發布旅程照片,又在Facebook感謝好友幫您選購合預算的電視。 您又可能曾經為那次周年紀念晚餐寫過食評。 在外甥生日時,您也可能在他的社交媒體送上簡單祝福,而他的個人檔案顯示他正在溫哥華留學。

  2. 網路安全及防詐騙資訊中心. 甚麼是「網絡釣魚」及短訊發送人登記制. 何謂「網絡釣魚」? 進行「網絡釣魚」 (phishing)的騙徒會冒充合法機構,如銀行、網上付款服務商、網上零售商或政府機構,向您發送電郵、短訊或來電,看來亦往往與這些公司發出的真正訊息相似。 這些訊息意圖透過要求您點擊內嵌連結、掃描QR碼或下載可在您的裝置植入惡意軟件的檔案附件,從而使獲取您的密碼、銀行資料或其他個人資料。 此外,內嵌連結會將您帶至與有關機構真實網站極度相似的網站。 一旦接達仿冒網站,受害人通常會被提示輸入敏感個人資料,如戶口號碼、PIN碼、保安編碼或一次性密碼。 「網絡釣魚」網站會記錄所輸入的一切資料,騙徒繼而藉此登入您的賬戶及盜取金錢。

  3. 滙豐最新的調查發現 1 ,超過80%香港人曾經成為騙徒的目標。 超過26%的受訪者更遇上電子支付騙案,當中有13%受騙。 換言之,有一半人墮進騙局,被騙比例在六大最常見騙案中(電子支付、網上情緣、身份盜竊,冒充官員,求職騙案及詐騙電話)最高,平均損失港幣2,500元,金額屬第二高。 您以為不預交費用就沒事? 隨便提供個人資料,同樣會令您被騙的機會大增! 騙徒只要掌握您的銀行登入資料、近照、一次性密碼(OTP)、出生日期、電郵地址和身份證號碼,就可以代您完成交易。 他們更可以用您的收入證明、個人住址和身份證副本向銀行貸款,要您幫他們還錢。

  4. 您可能認為自己不會上當,但事實上,不少人都曾墜進詐騙及情騙陷阱。 我們最新的調查發現 1 ,在香港最常見六大騙案中(電子支付、網上情緣、身份盜竊,冒充官員,求職騙案及詐騙電話),超過80%香港人曾經成為騙徒的目標,當中26%墮入騙案,平均損失 ...

  5. 香港滙豐. 協助. 網路安全及防詐騙資訊中心. 如何分辨假冒來電? 來電者可能自稱是滙豐或其他金融機構的職員,並可能會邀請您申請私人貸款或信用卡。 如接到報稱來自知名金融機構的來電,務必加以核實。 應嘗試向來電者索取更多資料:詢問他們所屬部門的名稱及辦公室電話號碼,以及他們是如何取得您的電話號碼和戶口資料。 若他們不願意透露,便應終止對話。 您亦可致電滙豐熱線電話以核實來電者的身份。 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向來電者披露敏感個人資料。 滙豐絕不會以電話或電郵方式向您索取任何敏感個人資料。 有欺詐成份的來電的識別指引. 保安錦囊. 來電透過預先錄制的語音訊息通知您的銀行戶口或信用卡出現異常狀況. 通話音質比較差,彷彿是長途電話來電. 來電者拒絕提供部門名稱,或拒絕提供回撥號碼.

  6. 免墮 WhatsApp 等通訊軟件的騙局. 2017年至今,香港警方已接獲逾600宗WhatsApp騙案的舉報,受害人的損失總額更超過900萬港元。 而單在2019年首三個月,被騙金額已達270萬港元。 當中,很多騙案都是網絡罪犯盜用他人的WhatsApp賬戶,然後向通訊錄的聯絡人發訊息要求金錢。 由於受害人誤以為是家人或好友發出訊息,所以很多人都會依從騙徒的指示。 在近期一宗備受關注的案件中,一名男子收到「姐姐」用WhatsApp發出的訊息,要求他代買網上遊戲點數卡,然後以炒價轉售給玩家。 他依從「姐姐」的指示,購買共值43萬港元的點數卡,並告訴「姐姐」點數卡的啟用碼,最終發現被騙。 為免墮入同類騙案,您應該注意以下6大守則。 1. 加強保安設定.

  7. 曾遭遇網絡攻擊的受訪者當中,有三分之一蒙受平均2,811港元的財務損失。 滙豐香港區財富管理及個人銀行業務電子服務平台主管艾俊安(Andrew Eldon) 表示:「香港人對採用先進及創新科技越趨盛行,因而花更多時間進行網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