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出自唐代王維的《鳥鳴澗》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國小古詩,春天,寫,寫,早教古詩100首譯文及注釋譯文很少有人活動只有桂花無聲地飄落,夜裡一片靜謐春日的山谷寂寂空空。明月升起光輝照耀驚動了山中,不時地

  2. 王維的“月出驚山鳥”,大背景是安定統一的盛唐社會,,但決不是“繞樹三匝,無枝可依”。 它們并不飛離春澗,甚至根本沒有起飛,只是在林木間偶而發出叫聲。

  3. 2020年1月31日 · 譯文. 一、 春天的夜晚十分寂靜,聽得見桂花掉落的聲音。 月亮出來了,驚動了正在棲息的小鳥,時而在深山裡鳴叫。 二、 春天寂靜無聲,桂花不知不覺地凋落。 寂靜使春夜裡的更讓人覺得空空蕩蕩。 月亮出來了,小鳥竟然被月光驚動。 時不時在山澗傳出一陣陣清脆的鳥鳴。 賞析. 這首詩寫春山之靜。 「靜」被詩人強烈地感受到了。 為什麼呢? 是由於「人閒」,也就是人靜。 人靜緣於心靜,所以覺察到桂花的墜落。

  4. 其他人也問了

  5. 月亮剛出,亮光一顯露,驚動了樹上宿 的小鳥,它們在春澗中不時地鳴叫幾聲。 這首詩主要寫春山夜靜。 花落,月出鳥鳴,都是動的,作者用的是以動襯靜的手法,收到「鳥鳴山更幽」的藝術效果。 「閒」說明周圍沒有人事的煩擾,說明詩人內心的閑靜。 有此作為前提,細微的桂花從枝上落下,才被覺察到了。 詩人能發現這種「落」,或僅憑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觸覺,或憑聲響,或憑花瓣飄墜所發出的一絲絲芬芳。 總之,「落」所能影響於人的因素是很細微的。 而當這種細微的因素,竟能被從周圍世界明顯地感覺出來的時候,詩人則又不禁要為這夜晚的靜謐和由靜謐格外顯示出來的空寂而驚歎了。 這裡,詩人的心境和春的環境氣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

  6. 末句“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便是以動寫,一“驚”一“鳴”,看似打破了夜的靜謐,實則用聲音的描述襯托山裡的幽靜與閒適:月亮從雲層中鑽了出來,靜靜的月光流瀉下來,幾隻鳥兒從睡夢中醒了過來,不時地呢喃幾聲,和著春天山澗小溪細細的 ...

  7. 王維的《鳥鳴澗》當作於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年間遊歷江南之,其背景是安定統一的盛唐社會。. 此詩是王維題友人皇甫嶽所居的雲溪別墅所寫的組詩《皇甫嶽雲溪雜題五首》的第一首,是詩人寓居在今紹興縣東南五雲溪(即若耶溪)的作品。. 據 ...

  8. 夜靜更深的時候,景色繁多的春山,也好似空無所有。月亮剛出,亮光一顯露,驚動了樹上宿的小鳥,它們在春澗中不時地鳴叫幾聲。 這首詩主要寫春山夜景。花落,月出鳥鳴,都是動的,作者用的是以動襯靜的手法,收到「鳥鳴山更幽」的藝術效果。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