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9月21日 · 她與丈夫已經實現經濟獨立,並已經儲夠錢可以隨時退休,這讓她可以過上理想的生活方式。 「我現在每周只工作10小時,並在我們的帆船上全職旅行。 我經常去浮潛及遠足」。 最重要的是,他們可以有充足的時間陪伴6個月大的女兒。 如何開始自己的理財網誌? Michelle 指,她最初開始寫網誌只是當成一個興趣,但當開始寫了6個月之後,她的朋友聯繫她,指一間公司希望邀請她寫贊助帖文,當時她的網站每月大約有5萬個讀者,而該公司願意為一個帖文支付100美元。 自此之後,她就開始研究其他通過網誌賺錢的人,並更新得更頻繁及在網站上設置展示廣告,看到其他網誌作家的合作品牌時會嘗試聯絡該品牌,並繼續撰寫贊助帖文。 在短短兩年內,她每月賺介乎5,000至1萬美元,收入較其全職工作還要多。

  2. 2021年9月30日 · 3名過來人分享提早退休心得. 提前退休是不少人的夢想,要在40歲或更早前退休,有何方法? 外媒《Business Insider》就整合了3名在40歲前實現財務自由的人,對於提早退休最大心得。 1. 別放棄錢滾錢投資機會. 在37歲退休後,Chris Reining決定不再專注於儲蓄,而是想辦法錢滾錢。 他認為,雖然擁有大量現金可帶來安全感,但更好的是方法是,假設將資金投資於平均年回報率約為10%的股票市場,那麼25,000美元(約19.4萬港元)的資金,30年後就有機會可增長至約40萬美元(約311萬港元)。 他認為,若為了安全感而損失375,000美元(約292萬港元)的潛在回報,年輕退休人士或要為此付出巨大的代價。

  3. 2024年5月15日 · 1. 沒有收到報税表? 即使你你沒有收入、收入低於免稅額水平、或者計及扣稅項目後不用交稅,你也需要報稅。 如你在過去每年均須報税,但至今仍未收到最新的報税表,可以透過以下 3個方法向稅局查詢︰. 致電187 8022向稅局查詢是否已向你發出這年度的報税表; 在辦公時間親臨稅局中央詢問組索取報税表複本(地址:九龍啟德協調道5號税務中心地下); 「税務易」帳戶持有人可在「税務易」帳戶內的「税務狀況」部份,全日24小時查詢你是否尚有未提交的報税表. 2. 誰要報稅? 因應每位打工仔均有$132,000的基本免稅額,代表只要你在今個課稅年度(即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的 年薪超過$132,000 (平均月薪超過$11,000)便有可能要交稅。

  4. 2021年6月4日 · 眼光太集中於香港的樓市,對個人不熟悉的市場完全不願意去學習,當時內地市場樓價較香港便宜很多,施傅坦言自己白白錯失機會。 他建議不要限制個人選擇,起步不要太遲,要再進取點。 如果可以二按,當時已經可以購買內地的樓房,只要租金回報足夠支付你的按揭,便值得做。 6) 沒有運用衍生工具作對冲. 很多人只要聽到衍生工具便會害怕,若預計未來大市會下跌,在投資策略上除了減持外,更應該做的是對冲。 施傅指,衍生工具應該是中性的,不要想得太負面,運用適當注碼,其實可以用衍生工具作對冲,讓散戶可以在市況不明減低投資組合的風險。 7) 人與人之間的誤會. 人際關係讓我們浪費很多時間,寧願花費更多時間去尋找可以長遠信任的人。 施傅告誡年輕人不要完全相信一個人,或未了解清楚情況就簽約,中間要有良好的溝通。

  5. 2020年11月24日 · 中原金融集團高級副總裁曾少雄認為,朱生先也可以有效地利用現時的積蓄來產生現金流,作為每個月的生活零用錢。 想月月收息 可考慮投資相連保險 中原金融集團高級副總裁曾少雄向朱先生推介一間源自於加拿大的保險公司,所提供的一項投資相連計劃。

  6. 2024年5月19日 · 分享:. 你不「貪」,錢不來:財富的吸引力法則 為何富人總是「貪得無厭」?. 我們談錢,大都帶著一種羞恥心。. 我們確實需要財富來提高生活質素,但「追求財富」,又像一句上不了台面的話,始終是難以啓齒。. 台灣理財作家郝旭烈表示︰ 只有你喜歡錢 ...

  7. 2021年6月1日 · 1. 鍛煉思考. 一個懂投資的人是「會思考的人」,若你只停留在看YouTube平台或打電話問分析員查問某股是否買得過,而不作個人思考,最終只會淪為大鱷的點心。 2. 要有自知之明. 每個人的投資金額亦有所不同,若你投資的金額為你全部的資產,面對的風險就要三思。 有人投資好運可以倍翻,即使你買的股票最終大升,你亦要有自知之明,是因為個人的分析獨到? 還是只是靠運氣? 單靠運氣又不想承認,到頭來可以在在短時間內輸掉很多。 3. 別跟風、忌心急及感情用事. 當大家都相信的某股向好時,你就最需要小心,跟從別人的後果可以很嚴重。 而投資需要有個人的方向及方法,客觀去決定買賣時間,需要有理性及數據分析,投忌感情用事,有些股份若基本面變差,你仍然不死心,最終或引致更大的損失。 4. 適當分散投資.

  1. 相關搜尋

    朱曉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