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9日 · 這便是富人都看似「貪得無厭」的原因:金錢觀自洽,對財富有追求,而已經獲得的財富進一步佐證自己金錢觀的正確性,自然對金錢的執念愈深。.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曾在書信中教導孩子: 貪婪大有所為 。. 正是貪婪支撐自己從一個 ...

  2. 2024年4月15日 · 最新調查顯示, 逾7成Z世代年輕人自覺幸福而他們幸福來源的前4名均與錢無關。 該調查由著名幸福專家Arthur C. Brooks與管理咨詢公司Gallup和Walton家族基金會合作完成,調查對象為2000多名年齡在12~26 歲之間的Z世代年輕人以深入了解是什麽讓他們感到幸福73%Z世代自覺幸福 「目標感」最重要. 成年與未成年幸福感差異大. 調查發現,73%的Z世代認為自己很幸福或者比較幸福。 然而,Gallup的高級研究員Zach Hrynowski表示:「Z世代中的成年人,即18歲即以上的人,在幸福感上存在著顯著差距。 他補充表示,18歲以上的Z世代與18歲以下的Z世代相比,在「感覺自己的生活很重要,感覺自己的生活有方向」等方面的幸福感也有所下降。 點擊圖片放大.

  3. 2024年4月30日 · 三四十歲,有人已事業有成,有人依舊在人海浮沉。CNBC引述美國社會科學雜誌近期篇調查「美國生命歷程與財富積累」顯示,千禧世代成為貧富差距最大的一代 而隨著財富大轉移的到來,該差距將更加顯著。

  4. 2024年3月25日 · 白手興家富豪的5條金錢法則:永遠把自己放首位、從容面對變化.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24/03/25 08:30. 分享:. 每位富豪都有不同的成功故事,有人靠創業、有人靠積極投資、還有人通過節儉生活累積淨資產。. 5位白手起家的百萬富翁向CNBC分享了理財秘訣 ...

  5. 2024年2月15日 · 鑑於未來是經濟壓力更大的時代,國鳳從財經媒體多年工作經驗出發,為有意提供子女財務準備的父母提出 三項原則 作參考: 點擊圖片放大. +7. 不是理所當然. 要量力而為. 無形資產亦重要. 原則1:不是理所當然. 這是源於國鳳次不快經歷。 她曾在某間財務顧問公司看到一份「家庭財務報告書」,對其中項科目「未來的財產」感到不解。 豈料顧問淡淡回答「就是父母的遺產」,令她膽戰心驚︰. 想想如果兒女把還健在的父母財產列為自己「未來的財產」時,很多的想法與考量,將會產生微妙的變化。 所以當父母還在心心念念的為兒女提供財務準備時,身為父母可能要先思考的是,兒女是否認為這是理所當然呢?

  6. 2023年12月28日 · 68%人指良好家庭關係更令人快樂. 該調查於今年5月25日至6月12日訪問了400名年齡介乎18~60歲每月家庭收入多於20,000港元的香港居民了解其身心幸福狀況結果發現51%受訪者表示感到快樂當中認為良好家庭關係 (68%) 較健康財政 (59%)更能夠令人感到快樂。 此外,61%為人父母者超越其他群組表示快樂,亦有58%覺得身體健康。 近4成父母更有家庭規劃. 調查亦發現,接近4成 (37%)有子女的父母,較沒有子女的家庭 (27%)擁有更周詳的規劃,尤其在醫療保障方面,他們會做好準備,接近8成半 (84%)已經購買醫療或危疾保障,亦有約4成 (39%)為人父母會預留醫療開支,以備不時之需。

  7. 2019年3月7日 · 研究亦發現,愈年輕的求職者愈重視工作與生活平衡。. 《jobsDB引才法則》調查了6000名年齡由18至65歲準備或正在求職的人士,涵蓋了全港20個行業的求職者,了解他們求職時考慮的因素。. 調查發現,「薪金和報酬」是求職者首要考慮的因素(20.1%),其次為維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