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此段是全劇最知名的樂段不管是錄音或是音樂會經常被單獨演出音樂瀰漫著命運乖離悲壯無比的氣質彷彿在萊茵河上齊格菲英勇的靈魂始終未散去

  2. (一)這是巴哈在器樂曲創作最旺盛的柯登階段所寫的作品。 (二)此曲流傳下來的是巴哈第二任老婆Anna Magdalena的手抄譜,作曲家的手稿並未發現。 (三)當時古大提琴有六弦,而巴哈則發明了五弦大提琴(Viola pomposa)這項新樂器。 (四)巴哈並未寫無伴奏大提琴奏鳴曲。 (五)了解古代組曲的基本形式,是聆聽此曲的基本功。 (六)當時樂譜上並沒有標示速度記號,因此對現代演奏者會出現詮釋的問題。 創作背景. 「音樂之父」巴哈,無疑是巴洛克音樂的集大成者,如果要將他的作品做最簡單的時期區別,可粗略分成三階段。 第一階段是1708-1717年間的威瑪時期,此時最主要的作品是管風琴曲。

  3. 這是驅使音樂技巧用音樂描繪在故事裡登場的劇中人物事物事件概念等每次某一劇中人物登場或是提到該人物時奏出該人物的主導動機以獲得好像視覺上看到該人物似的描述效果。 「崔斯坦與伊索德」( Tristan und Isolde )是華格納完成的第 1 齣樂劇( 1859 年完成。 樂劇「 尼伯龍指環 」雖然在較早的 1853 年着手作曲,但整劇完成的是 1874 年),他在這裡不但革新了歌劇,其嶄新的和聲語法,打開調性崩潰的道路。 因而從整個西洋音樂史來看,也是非常重要的作品。 網路上有一篇傑出文章詳細討論「崔斯坦與伊索德」,有興趣的讀者最好仔細參閱。 「進入崔斯坦世界的四堂課(詹益昌)」

  4. 談神劇. 神劇這種類型的音樂對於非教徒來說的確很難體會其重要性與歌頌上帝意義。. 韓德爾的彌賽亞」、海頓的創世紀與孟德爾頌的以利亞」,三首作品並稱為古典音樂史上的三大神劇。. 神劇,它跟歌劇有啥不同?. 基本上兩者都是有劇情 ...

  5. 版本比較. 舒曼「a小調鋼琴協奏曲」是構思十四年,在新婚時在克拉拉舒曼的激勵之下才完成的第一首鋼琴協奏曲。. 有著一位鋼琴家太太,當然此曲的首演是由克拉拉來執行的,因此我們也就先從女性鋼琴家的版本來聽起。. 在這一回的十八個版本裡,一共有三 ...

  6. 李斯特鋼琴協奏曲第2號.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 0 訂閱站台. 李斯特有超級彈鋼琴技巧在當時是最高的鋼琴演奏家更被稱為鋼琴的魔術師」。. 據說,任何鋼琴作品,只要讓他看過樂譜一次就可以順利彈奏。. 他也是一位作曲家把白遼士提唱的標題音樂予以 ...

  7. 巴赫:奉獻樂. 「奉獻樂」 (Musikalisches Opfer,常做 「音樂的奉獻」 )BWV1079是巴赫根據1個主題所寫的16首作品形成的曲集。. 1723年,巴赫 (1685~1750)就任萊比錫聖多馬教堂教會音樂家之職,並兼任教堂附設學校教職。. 但自從與該校校長意見相左後,逐漸對教學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