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詩雲:易讀易用的學習詩詞資料庫。「詩雲」 Android App。「詩雲」 iOS App。如果你真的想要認真「多讀幾首詩」、「多學幾首詞」,打算利用 空檔零碎時間,多增加一點語言文字素養,那麼我最推薦使用這款「詩雲」 App 。
    • 西窗燭:和詩詞同好一起聽詩讀詩。「西窗燭」 Android App。「西窗燭」 iOS App。相較於「詩雲」,「西窗燭」就像是詩詞愛好者的「興趣社群」,裡面有大量的詩詞同好,針對每一首古詩詞進行各自的賞析、吟唱、衍伸創作,使用「西窗燭」的過程不只是欣賞原詩,更是和詩詞同好交流。
    • 古詩詞典:古典風格詩詞欣賞。「古詩詞典」 Android App。「古詩詞典」 iOS App。「古詩詞典」則可以說介於「詩雲」和「西窗燭」之間,有知識庫的架構(但沒有詩雲豐富易用),也有不少愛用者錄製的詩詞吟唱(但沒有西窗燭那麼多二次創作)。
  1. 2018年7月21日 · 透過即時追蹤,儲存了我過去幾年來的每一步足跡,於是可以隨時回憶自己某年某月走過哪些地方,這對我個人來說,是很喜愛的回憶功能。 那麼,如果古代的名人也有 GPS、定位手機,並且留下了足跡紀錄,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從其一生行走的軌跡,看到其成就背後,更真實的生命脈絡呢? 或許「 唐宋文學編年地圖 」這個網站服務,正是提供了上述這種一探究竟的功能,讓唐宋的著名詩人詞人,擁有 GPS ,於是後代的我們可以跟隨其足跡,看到其詩詞作品背後,所映照的真正生命故事。 例如許多朋友熟悉且喜愛的蘇東坡,跟隨其生命足跡,可以看到其年輕時受到賞識而意氣風發的作品,也可看到其因與王安石相鬥而遭貶後,在黃州留下知名「赤壁賦」的心情。 或是流放到海南島時的惆悵心境如何找到出路。

  2. 2015年2月16日 · 救救菜中文!. 這 10 個免費中文學習網站值得你收藏. 作者: Esor Huang 2月 16, 2015. 大多數時候我們慣於利用網路新工具幫我們學習新的語言,電腦玩物也常常推薦各式各樣的「 免費英文學習服務或 App 」。. 但是,對於台灣或華語讀者來說在救救菜英文之前,或許 ...

    • 李慧詩1
    • 李慧詩2
    • 李慧詩3
    • 李慧詩4
  3. 2017年10月22日 · 奇妙人生最寫實科幻遊戲人生的後悔是最美的一首詩. 作者: Esor Huang 10月 22, 2017. 你不會說「陰屍路」是真實故事,但裡面赤裸裸的人性衝突,卻又比任何新聞媒體還要真實。 (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我的遊戲心得:「 The Walking Dead 陰屍路遊戲心得,一場正義的思辨之旅 」) 「奇妙人生( Life Is Strange )」這款 2015 年推出的冒險遊戲,同樣如此。 你不會說遊戲裡時空倒轉的能力很真實,但主角擁有超能力卻又和我們一樣每每為了選擇而後悔的模樣,卻又像極了我們每個人,以及在我們心中那回首逝去青春、詠嘆不可逆人生的謳歌。

  4. 2008年1月20日 · 表達技巧: 在字數有限、能用的字也有限的情況下,你如何用一個最短的句子去表示出最豐富、最深刻的意義? 甚至在五個字中創造出一個意境? 如何「字斟句酌」的在符合音律的字中選出你要的,並顧慮到字與字間組合產生的字義、聲調效果,讓看起來、唸起來都響亮? 其實這樣的練習所學到的技巧,很明顯的可以發揮在許多的地方,從 一般的寫作到專業的廣告文案 都很需要這樣的 基礎習作 。 欣賞能力: 而且我想很多人也都提過,其實像宋詞這樣的東西,基本上就是一種宋朝的流行歌曲,所以宋詞那麼多風花雪月的芭樂歌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5. 2020年7月3日 · 哈佛教授,管理學者 Chris Argyris 開發的「推論階梯( Ladder of inference )」,是一種檢查我們自身思考盲點,解決衝突行為的工具。 如上圖所示,我們在推論並產生行為的過程中,思考像是梯子一樣,一步一步往上爬,最終讓我們來到梯子最上方的行動。 但是這裡就出現兩個問題: 每個人的梯子不一樣: 即使觀察的是同樣的一件事情,同樣的原始資料,但開始往上爬的時後,踩上每一階梯的細微區別,都可能導致最後採取不同甚至衝突的行動。 我們的思考,往往會「爬得太快」: 就像跳過梯子的許多階梯,直接跳到最後的行動。 而這在某些時刻(或者很多時刻),可能導致我們的誤判、偏見與錯誤的行為。

  6. 2017年10月13日 · 我自己有一個很簡單很簡單的筆記方法,說出來沒什麼稀奇,而且立刻就能學會。 但我也發現很多朋友做筆記時,沒想到用這個邏輯去寫,導致「第一次」的筆記常常混亂沒有章法。 一,「主題樹狀筆記法」的原則與範例: 這個筆記方法,我稱之為「主題樹狀法」。 簡單的說,就是利用「 主題編號、樹狀階層 」的形式來寫筆記。 重點是,並非寫一段段的描述文字,也非單純條例重點,一定要同時符合「樹狀階層、主題編號」兩個原則。 範例如下,就以我一邊思考一邊筆記「 主題樹狀筆記法 」這篇文章的重點為例,其實看到這樣的「主題樹狀大綱」,你大概也能掌握我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 而當我自己構思時這樣做筆記,也可以很輕鬆地把思緒整理起來,並且保持下次思考時的延續(因為可能要想好幾天、好幾個禮拜)。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