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4月11日 · 麥浚龍的父親是麥紹棠,為中建富通集團的主席及行政總裁。 麥浚龍現時除了唱歌外,亦有經營自己的服裝品牌,近年更進軍電影業,執導電影。 林俊傑出生於新加坡他不僅是歌手也是一名詞曲創作者音樂製作人林俊傑的父親林遠翔退休前是新加坡電信集團Singtel的董事。 吳尊曾是組合飛輪海的一員,近年轉戰電影、電視劇。 吳尊出生於汶萊,其祖父吳福為躲避戰亂移民汶萊,後來從事五金生意,而其父吳景添則在汶萊經營地產公司,是當地的地產大亨,業務範圍覆蓋中國內地與汶萊。 林盛斌(Bob)沒有豐厚家底,靠着多勞多得,成為娛樂圈中的「隱形富豪」。 Bob原為電台推銷員,後來獲賞識轉做DJ,加入TVB後人氣更上升不少。 10多年前,Bob開始接洽各大公司晚宴及婚宴司儀工作,憑風趣幽默的風格廣為人知。

  2. 2021年9月3日 · 上月中大結局的韓國愛情片無法抗拒的他首播至今一直高踞排行榜風頭無兩俊男美女掛帥的威力以外還有甚麼魅力由網上同名漫畫改編的韓劇無法抗拒的他》,從選角開拍至播放一直充滿話題性既因主角的渣男設定在韓劇中的罕見亦因為男女主角宋江和韓韶禧同為新晉當紅演員加上電視劇宣傳集中在19禁內容上自然未開播即先聲奪人。 劇中不乏浪漫唯美鏡頭,配合背景音樂,戀愛氣氛令人悸動。 (電視劇照) 劇集主要圍繞兩個感情觀南轅北轍,卻又互相吸引的年輕男女。 宋江飾演的男主角朴宰彥是個充滿男性魅力,只想享受和不同女性曖昧,卻不給予承諾、視戀愛為麻煩的雕塑系大學生;韓韶禧飾演的劉娜比則因為被初戀男友的不忠所傷,變得不相信愛情,卻仍然憧憬戀愛。 還原漫畫「撩妹」名場面.

  3. 2024年3月21日 · 打一項調查發現,富裕的港人預算年均花超過87萬港元去旅行,他們長途及短途旅行的平均預算開支分別為15萬元及7萬元。 調查訪問了1080名香港居民,「富裕港人」為最少月入8萬港元或擁有最少100萬元可投資資產。

  4. 2018年10月9日 · 根據網紅數據分析平台Cloudbreakr的資料,香港第一名的KOL是Liz 리즈。 相對其他排名的KOL來說,她的粉絲總數不是最多,但影響力則是第一。 而Cloudbreakr的影響力指數是根據KOL與粉絲互動及其增長率和表現計算的。 榜上有名的大多都是藝人如李亞男、單文柔及麥美恩等,他們擁有較高的知名度,粉絲的數目都較普通的KOL多。 其他的KOL主要為YouTuber,利用社交媒體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的事情。 現在大部分的KOL的主要收入是不同品牌的廣告,廣告商會根據粉絲的數量及按讚的數,而去選出適合的KOL。 隨着KOL的數量增加,網紅數據分析平台就提供了綜合的數據給廣告商參考。 【KOL排名】本港10大KOL 你識幾多個? 撰文 : 曹佩鈞 本網記者.

  5. 2021年12月10日 · 中法混血YouTuber兼Instagramer J Lou(欣)就憑着標緻的外表和搞笑形象,成功殺出一條血路,至今最多人瀏覽的影片是J Lou給媽媽看自己的性感照片,觀看人次超過600萬。 自大學時開始拍片的J Lou,未畢業已有能力搬離父母,畢業後更選擇全職做YouTuber,以拍片為職業,不感令人問:究竟做YouTuber是否真的好好搵? 【辛苦工作儲100萬元 吳沚默買珠海物業 年回報2厘: 按此 】 J Lou笑言媽媽是個傳統的母親,當初開始拍YouTube時,雖然媽媽沒有反對,但也沒有支持。 由於父母都是生意人,感受過事業不穩定的時候,因此不希望J Lou有一樣的人生。 「在我成長期(媽媽)不斷提醒我長大後要做醫生或律師,要找一些穩定的工作做。

  6. 2020年6月15日 · 臨床心理學家Karen Nimmo 針對年齡介乎35至60歲的群組進行一項非正式調查,了解他們認為人生中最後悔的事情是什麼,總結了8項多數受訪者認為後悔的事: 第一位:當有人離世時 才發現自己沒有「做對事」(Not doing the "right" thing when someone died) 所謂沒有「做對事」,包括與自己關係親密的人離世時,自己沒有在旁;未能阻止友人自殺;父親不幸過世前,卻與他發生爭執。 假如人生可以重來,或者多一點時間,他們都希望能修補與離世者破損的關係,或花更多時間與最愛的人在一起。 第二位:花太多時間擔心或恐懼(Spending too much time worrying and being afraid)

  7. 2023年6月9日 · 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於2022年一項關於青少年貸款及繳還卡數狀況的調查中指出,超過四成介乎18至29歲的青少年在繳還信用卡卡數時只還最低還款額。 「碌卡」之外,青少年貸款情況也有上升趨勢,當中原因包括因疫情影響收入減少或失業、開支增加,以及購買心頭好等偶發性消費。 在上個世代,負債者多數為成年人,成因一般以嫖賭等不良習慣、炒股、家人患病或生意周轉等為多。 時代變遷,借貸、負債情況漸漸蔓延到不同年齡及階層,也因信用卡、電子支付普及化。 貸款廣告宣傳泛濫,使借錢比以往更容易,令負債情況更趨年輕化。 只還「Min Pay」 利息隨時高過本金. 筆者接觸過的個案中,不少人即使在欠卡數期間仍會進行高消費活動,或選擇繼續利用信用卡還款,例如信用卡現金套現、透支、以卡疊卡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