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7月13日 · 近年,香港人喜歡講財務自由,能夠達到財務自由,已經叫人羨慕,愈年輕達到財務自由,若非含着金鎖匙出生,則反映其投資理財有道。 所以記者問資深投資者黎永良,到底何時財自呢? 是不是現在? 他笑哈哈說:「我在30多歲已財務自由了,現時只是為興趣玩玩,其他日子都過得輕輕鬆輕鬆。 【專訪資深投資者黎永良 講你知咩係投資真學問: 按此 】 在60歲時有人建議黎永良出書談談個人投資心得,他便開始將個人的投資經驗分享予讀者,由於他的文筆不錯,所以本書也是他親自撰文。 而書本的收益更捐到香港大學、九龍華仁、瑪利諾神父小學等等,這些機構全是與他的出身有密切關係。 出書不為錢,只為將知識能夠傳授予有需要及有緣人,賺得的金錢亦捐贈出去,可見他對金錢的慷慨。 黎永良生活照 . 點擊圖片放大.

  2. 2019年2月15日 · 發布時間: 2019/02/15 09:00. 分享: 貴為強積金港股基金長勝將軍的永明,表現一直跑贏同行,其永明彩虹港股基金過往由另一資管公司首域主理,但3年前卻轉為「多元經理」模式。 永明資管首席投資策略師雷志海受訪時表示,首域仍佔投資組合內最大份額,但轉用該模式主要出於兩大考量,分別是減低基金容量(Capacity)到頂風險及縮短跑輸市場時間。 首域揀股穩 牛市尾段易跑輸. 雷志海形容,永明與首域關係良好,團隊亦屬首域信亞洲管理合夥人劉國傑的支持者,可是從商業營運角度來講,該行強積金計劃(資產管理規模)在過去十多年增長很快,不斷有資金流入,但任何一個基金均有容量,金額流入太大有機會影響(投資)運作及表現。 故該行關注旗下基金快速增長後,會否有一天觸碰到基礎基金的容量樽頸。

  3. 2021年12月10日 · 中法混血YouTuber兼Instagramer J Lou(欣)就憑着標緻的外表和搞笑形象,成功殺出一條血路,至今最多人瀏覽的影片是J Lou給媽媽看自己的性感照片,觀看人次超過600萬。 自大學時開始拍片的J Lou,未畢業已有能力搬離父母,畢業後更選擇全職做YouTuber,以拍片為職業,不感令人問:究竟做YouTuber是否真的好好搵? 【辛苦工作儲100萬元 吳沚默買珠海物業 年回報2厘: 按此 】 J Lou笑言媽媽是個傳統的母親,當初開始拍YouTube時,雖然媽媽沒有反對,但也沒有支持。 由於父母都是生意人,感受過事業不穩定的時候,因此不希望J Lou有一樣的人生。 「在我成長期(媽媽)不斷提醒我長大後要做醫生或律師,要找一些穩定的工作做。

  4. 2021年8月4日 ·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21/08/04 18:02. 分享:. 近年有不少投資界的人在網上Youtube平台分享個人對於投資的看法,今天我們來看一看豐盛金融資產管理投資組合經理Mila Yuen的分享。. 她曾經是一位記者,目前則是知名基金經理黃國英公司的員工,現時同時 ...

  5. 2020年9月1日 · 財經網站Financial Express綜合了10項原則,可以幫助你更早達到財務自由,你又做到幾多個? 1. 量入為出. 信用卡及貸款可以讓人立即過上高質素的生活,但會影響他們短期及長期的財務穩定性。 如果想達到財務自由,第一步是量入為出。 你可以跟從50/30/20分配法則,把收入分為3部分,50%必要支出、30%非必需支出及20%儲蓄投資。 【延伸閱讀】 【脫離月光族】掌握50/30/20分配法則 輕輕鬆鬆儲錢. 2. 優先分配金錢作儲蓄及投資用途. 一般年輕人都習慣「先享樂、後儲蓄」,把每月消費後剩下的錢用作儲蓄及投資,但想早日達到財務自由,先後次序應調轉。 根據每月的開支,為每月儲蓄及投資定下一個固定金額。 以投資行先,餘下的錢才用作消費。 這樣可以為每月生活開支作出預算。 3.

  6. 2018年10月1日 · 港股不斷尋底,投資界老行尊耀才證券(01428)主席葉茂林預言,恒指在兩年內有機會跌穿2萬點,認為在當下市況,手揸現金最安全。 年輕一輩未必認識葉茂林,現為耀才主席的葉茂林,在創立其證券王國時也捱過不少苦頭,創業做大老闆之前,由小販做起,賺到他的第一桶金。 「當年做小販一點都不容易,經常受黑社會欺凌,又擔心畀警察拉。 但賺不到錢的話,全家都會捱餓。 」葉茂林早年接受傳媒訪問時,道出他當年以小販維生時的日子。 也正因為當年做小販的日子不易捱,但為求生而要捱,造就他不言敗的性格。 其後,葉茂林涉足多個行業,為了以小本博大利賺更多錢,他開始炒賣黃金。 但炒金之路,他也曾經損手,輸掉近八成身家。

  7. 2019年10月11日 · 大部份傳統的互惠基金/單位信託基金是基金經理「主動」買入有升值潛力股票、債券等資產,從而達至資本增值的目的,故這些基金被稱為「主動型基金」;但大部份交易所買賣基金都是「被動」地追蹤指數表現。 如上述的富基金,就是按指數權重買入所有恒生指數成份股,故基金價格變幅應與指數一致,亦因是如此,ETF也被稱為「被動型基金」。 (3)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 與ETF無異,房地產信託基金亦是在交易所掛牌。 ETF則主要投資於股票及債券,而Reits就是主力投資於包括購物中心、寫字樓、酒店在內房地產項目。 由於REITs是投資於房地產項目,買入REITs等同直接持有基金所控制的房地產項目,故不少人會與地產股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