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日 ·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長生不老、青春永駐是人類自古以來的夢想,而如今科學家們似乎找到了實現這個夢想的關鍵鑰匙! 據醫療網站MedicalXpress報導中國南京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年輕動物血液中存在著一種微小的分子藥丸」——細胞外囊泡EVs),能夠有效逆轉生理老化讓衰老的生物重返青春甚至延長壽命細胞外囊泡是一種微小的脂質囊泡直徑只有約 100 奈米,比頭髮絲還要細上千倍。 它們就像一個個裝滿寶物的微型包裹,內含豐富的蛋白質、核糖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質,對生物體有著深遠的影響。 隨著年齡增長,我們體內的細胞外囊泡的數量和組成成分會發生變化,這可能是導致生理機能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

  2. 2022年3月1日 ·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幹細胞技術逐漸被運用在各類先進醫療領域被認為是人類再生醫學的解方科學家最新開發出一種誘導幹細胞分化的新技術可利用聲波讓幹細胞轉化為骨細胞大幅免除過往自骨髓提取幹細胞的難度與痛苦進而更有效率地實現自癒能力。 最新發表在學術期刊《Small》雜誌的研究報告中 ,科學家在再生骨骼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對於人類這種高等複雜脊椎動物,我們骨骼的自然恢復能力一直存在不足之處,導致許多涉及骨骼的損傷癒合緩慢,或甚至難以恢復原狀。 利用幹細胞療法讓骨骼傷處自體癒合是當前最尖端的醫學領域,但在技術受限之下,過往學界多半只能從患者的骨髓處提取,以取得適合轉化為骨骼細胞的幹細胞,但這個過程無比痛苦,後續培養、誘導分化的難度與效率都不佳。

  3. 2024年4月18日 · 中興大學化學系教授賴秉杉與沛美生醫科技董事長廖曼華合作開發的極速高壓引導融合技術今天發表讓外泌體更穩定並被實際運用。 (記者陳建志攝) 2024/04/18 20:22. 〔記者陳建志台中報導國立中興大學化學系教授賴秉杉研究外泌體多年外泌體是細胞跟細胞間通訊的重要媒介外泌體的特殊細胞膜表現可以透過生理跟病理的關鍵角色從治療癌症到再生醫學都會有重大的突破不過在不同環境中卻有相當的不穩定性興大結合沛美生醫進行產學合作今天發表極速高壓引導融合技術」,加上奈米生物技術轉化解決外泌體的穩定性跟功能性提高實際產品的實用價值跟商業市場臍帶血、幹細胞與生長因子之後,細胞外泌體(exosome)儼然成為近年最熱門的生技成分之一。

  4. 2021年7月20日 · 2021/07/20 11:32.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學界研究細胞老化型態雖其不可逆但染色體端變化則有其分子機制陽明交通大學與台北馬偕醫院美國羅徹斯特大學及紐約市愛因斯坦醫學院等研究團隊發現細胞老化過程中由切絲蛋白-1控制基因表現剔除可延緩衰老但過度抑制卻又讓細胞停止生長未來將研究如何使老化細胞中該蛋白的量降至正常細胞內部的量開啟更多延緩老化想像參與這項研究的陽明交大生物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教授李易展表示,切絲蛋白-1在哺乳動物細胞中很常見,而團隊透過比較年輕與老化細胞,從17個形成細胞骨架的肌動蛋白中,找出切絲蛋白-1就是影響聚合和解聚速率的關鍵,最終造成老化細胞的形狀擴張現象。

  5. 2017年1月27日 · 綜合外媒報導,華盛頓州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UW與阿拉巴馬州大的研究報告顯示科學家從班馬魚與老鼠的測試中證實了上述說法並認為這種現象也發生在人類。 「當有機體死亡時並不是所有細胞也都死亡」,華盛頓大學微生物學教授諾伯博士Peter A Noble,「有一些細胞仍然存活並試圖修復自己特別是幹細胞

  6. 2024年4月30日 · 2024/04/30 12:47.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人們用「豬會飛」來形容不可能事,但即使大多數哺乳動物都上不了天,滑翔或飛行能力在哺乳動物進化過程中一次又一次進化,體現在從蝙蝠到蜜袋鼯(Sugar Glider)等物種上,這一切秘密都藏在基因之中! 據《每日科技網》(scitechdaily)4月29日報導,近期一項發表於《自然》(Nature)期刊研究,由美國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與貝勒醫學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學者聯手破解了滑翔膜分子基因祕密。 所謂滑翔膜,是一層薄膜狀組織,就像降落傘一樣,可讓部分哺乳類動物能在空中優雅翱翔。

  7. 2022年5月3日 ·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過去一八 年來科學家認為細胞分裂的方式有有絲分裂減數分裂兩種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助研究員陳振輝團隊在研究斑馬魚發育時意外發現另一種獨特的細胞無合成分裂」,該研究有助於探究其他生物體的細胞生理調控機制研究成果已登上知名國際期刊自然Nature)》並獲專文推薦。 研究斑馬魚發育 意外發現. 中研院指出,一八三五年德國植物學家馮莫爾首次觀察到細胞分裂後,大家都認為細胞分裂有兩種方式,其一是複製母細胞遺傳物質的「有絲分裂」,以及母細胞會分裂成兩個具有一半染色體數量的子細胞「減數分裂」。 陳振輝團隊新發現則是分裂過程不需要進行染色體複製的「無合成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