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30日 · 美聯社29日刊登梁國雄妻子陳寶瑩的訪問。 報導表示,陳寶瑩每天探望 丈夫 的時間只有15分鐘,雖然當時港府已警告初選可能會帶來法律後果,但陳 ...

  2. 2024年5月30日 · 47人橫跨不同政治光譜及世代,較年輕的包括前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2019年反送中運動後冒起的何桂藍等;泛民「老手」包括梁國雄,及多名民主 ...

  3. 2024年5月30日 · 這起案件被本地媒體稱為民主派「35+初選」案,由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前副教授戴耀廷和泛民人士提出,有47名被告,當局依國安法控告他們串謀顛覆 ...

  4. 2024年5月30日 · 被告中幾乎包含香港所有民主派政黨和許多著名政治領袖,年齡介乎20多歲到60多歲不等,涵蓋不同政治光譜。 47名被告中,31人認罪,他們大多都是從起訴當天就被關押。 包括時任港大法律學者戴耀廷在內4名初選組織者區諾軒、趙家賢、鍾錦麟,位於被告名單最前列,他們皆選擇認罪。 當中除戴耀廷外,其餘人士全都以控方證人身份作供,其供詞成為審訊焦點之一。

    • ▌一、電影的靈魂
    • ▌二、歷史的紛爭
    • ▌三、歲月的遺痕

    《憂鬱之島》可謂首尾呼應的典範,片首和片尾都聚焦於同一人物,在大海繼續前游。 1947 年陳克治在廣州市出生,他本來有兩次機會離開大陸但都錯過。直到第三次冒上性命換取希望,他才能找到到屬於自己的地方。 陳家原是住在關西大屋的富商,但陳克治出生前父親已患上當年仍屬絕症的肺結核。陳母曾想過舉家搬往外公身處的泰國。但陳父礙於自尊不想投靠岳父。1950 年陳父病故,天下已經易幟,出國無門。 儘管家道中落,但陳依然考上當地名校廣州市第五中學(廣州五中)。大饑荒後政策一度放寬,不少同學申請到香港「探親」後不再回來。住在香港的姨姨勸過陳母效法,但陳母不想為親戚添負擔,孩子又不捨得媽媽而未成行。 文革開始後陳母不免後悔,「點解當時唔過去呢。」(「為什麼當時不過去呢?」) 1966 年起全國都因文革而停課,高...

    陳梓桓導演在 2017 年開拍《憂鬱之島》,當時尚未有反送中運動。副導演 Ernest 形容最初是要記錄雨傘運動結束後「好灰」的憂鬱低潮,「當時唔知做咩好。」(「當時不知道做什麼好。」) 陳導還記得他在前作《亂世備忘》詢問其中一位主角:「你覺得二十年後你會變成點?仲會唔會相信而家相信嘅嘢?」(「你想想二十年後你會變得怎樣?還會不會相信現在所相信?」)新作則嘗試反轉問題:「你係咪依然相信幾十年前相信嘅嘢?」(「你是否依然相信數十年前所相信過?」) 於是他們揀選三名不同時代的長者——陳克治、林耀強、石中英——述懷憶往,思考香港究竟是什麼。 林耀強就讀香港中文大學,加入學生會,1989 年擔任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學聯)主席,赴京支援八九民運,是少數親歷六四屠城的香港人。後來他成為律師,改名林洋鋐。 ...

    時間回到 1973 年 7 月 17 日,26 歲的陳克治和女友終於游到香港。老婆婆說刮風的幾日不會有警察過來吉澳,於是兩人先借宿在老婆婆的家,直到第四日婆婆告訴兩人應該會有水警來巡邏,她教兩人先藏身在岸邊的天后宮,看到白色的水警船停泊在碼頭便跑過去,因為漁民中或有親共的「左仔」阻撓。 警察錄口供時問他倆是從大陸哪處游來香港,陳克治坦白說不清楚。警察說下水的地方應該叫「鯊魚涌」,多年後陳才確認警察的推算無誤。 水警本來還想去其他島巡邏,可是當日的風浪還是太大而折返,先載陳和女友回到大埔水警基地,再駕車載兩人去元朗警署,拿著「人蛇」的牌子拍照完成手續。當時兩人一無所有,解釋沙田有親戚可以投靠。警長帶他倆到巴士站,告訴兩人怎樣轉車,並自掏腰包給予硬幣。陳克治依然記得最後一程巴士是 72 號,因為...

  5. 2020年4月22日 · 18日,香港突發大捕抓行動,包括「長毛」梁國雄、李柱銘等民主派人士先後被捕,一時風聲鶴唳。 但與此同時,在葵涌警署,卻發生了「大學生遭栽贓擺放汽油彈」,保安局局長李家超更大張旗鼓地警告香港市民「當心『本土恐怖主義』」。

  6. 梁國雄認為自己有辱使命,未能踢走建制派,但指出香港人用7成投票率表明反對「警暴」及特區政府,選舉結果已證明香港人的勝利,要求必須落實五大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