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2月25日 · 張醫生亦分享了3個簡易拉筋動作,分別改善心肺功能、預防肩頸痛及伸展大腿後側肌肉。 1.手指伸展(按圖 👇👇👇) 功效:中指對應心包經、小指對應手少陰心經、大姆指對應肺經,伸展有助改善心肺功能. 2.擴胸動作(按圖 👇👇👇) 功效:預防肩頸痛、五十肩. 3.站姿前彎(按圖 👇👇👇) 功效:伸展大腿後側肌肉防膝痛.

  2. 2023年8月17日 · 保持正確的坐姿、站姿和睡姿有助於減輕脊椎壓力,降低腰椎間盤受傷的風險;而適度的運動如伸展、強化腰部核心肌群也能增加脊椎的支撐力,預防腰椎間盤突出。

  3. 2022年3月24日 · 椎間盤突出|長期腰痛腿部發麻無力!. 2個簡單動作教你保養椎間盤. 撰文:Hello醫師. 出版: 2022-03-24 17:02 更新:2023-01-12 11:58. 身為一名搬家工人,35歲的陳先生經常得搬動、肩扛各種傢俱及雜物,導致其腰痛愈加嚴重,得貼痠痛藥布才能入睡,直到某次 ...

  4. 2022年4月15日 · 所謂腰椎間盤突出,李騫賢醫師解釋指:「也就是彈簧受力過大,斷開了,於是裏面包着的水袋往外跑了出來壓迫到神經。 這個『水袋』(髓核)突出的方向較容易發生在脊椎正後方或後外側,若向正後方突出會導致下背痛,若向後外側突出則可能壓迫到坐骨神經而引發坐骨神經痛」。 一般而言,患上腰椎間盤突出會出現以下症狀: .腰痛. .下背痠痛. .疼痛可由臀部傳到大腿後方、再延續到小腿、甚至到腳趾. .坐下時腰痛更強烈. .下肢乏力. .骨盆疼痛等. 而腰椎間盤突出一般發病常見於40至60歲的男性,約有80%椎間盤突出的患者為男性。 同場加映:自我檢測椎間盤突出(按圖👇👇👇) + 1.

  5. 2024年5月3日 · + 8. 助脊椎減壓3重點. 要預防椎間盤突出,江忠穎建議上班族可以注意3大重點:背肌強壯才能分擔脊椎承受的壓力,延緩退化,江忠穎建議上班族注意坐姿,多做伸展和鍛鍊背部肌肉的運動,例如游泳、深蹲、瑜伽等,將脊椎拉正,每坐著1個小時,建議起身走路、伸懶腰活動筋骨,讓脊椎可以得到短暫的減輕負重。 另一重點是,太軟的床和沙發反而會讓脊椎承受更多壓力,因此腰部已有症狀或感到不舒服的話,建議坐臥軟硬適中的床和座椅,睡覺姿勢也要注意。 江忠穎強調,枕頭太高、太低,對肩頸和脊椎都不好,每個人適合的枕頭高低會隨著年齡和身形改變,睡覺時枕頭應該支撐脖子,而不是只枕到後腦勺,否則脖子懸空會讓身體很累,變成沒睡飽。

  6. 2023年2月22日 · 椎間盤突出是都市常見痛症,但市民對它卻常有誤解。. 註冊脊醫伍兆聰分享案例表示,曾有一名女士因做舉重運動,導致腰背劇痛,她在網上自行搜尋病徵,根據資訊誤以為自己患上腰椎間盤突出,於是立即花費萬元照磁力共振,又不斷拉筋、熱敷 ...

  7. 2020年8月29日 · 造成椎間盤突出的原因. 1. 年齡:好發於30~45歲以上。 2. 姿勢不正確,長期彎腰駝背,頸椎前傾。 3. 肥胖:體重過重,腹部突出導致腰椎壓力承受增大。 4. 腹肌背肌肌力不足:肌肉無力,椎間盤支撐力不足,容易造成椎間盤突出。 腰椎間盤突出有什麼症狀? 間歇性或持續性背痛、背部肌肉痙攣、坐骨神經痛、腿部肌肉無力、腿或腳麻木、膝蓋或腳踝反射減弱、膀胱或腸功能改變、行走困難、疼痛隨著運動而惡化、前彎姿勢使腿部疼痛明顯惡化、站立時骨盆傾斜、呈臥姿時疼痛緩解、咳嗽或打噴嚏時疼痛加重等。 四個方法測出腰椎間盤突出的可能(點擊下圖看清! + 7. 站姿體前彎測試. 如果有椎間盤突出,當腰部向前彎曲時,會對椎間盤施加強大的壓力,使症狀惡化並且疼痛增加。 相反的,向後彎時疼痛會減少。 單腳站立測試.